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文化教育也应有 “中国好声音”

www.fjnet.cn 2013-08-06 11:14  采桑子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央视推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结果小选手中有“把词典来回翻了三遍”,也不能利索地写出正确的汉字。参加现场体验团的成人们,再一次体验了什么叫做“提笔忘字”。(8月5日《扬子晚报》)

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词,如今也让许多人提笔就犯难。作为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生活在中国的公民,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成人,无论是否与文化教育沾边,恐怕都很难超然物外。

成因何在?有些人首先会想到使用电脑的缘故。如今许多人都是使用电脑来“码”字的,很多输入法通过联想、提示功能,可能让你不会写的字词迅速跳出来。许多字看起来“写”对了,其实认真起来,根本是不会写的。

另外,在电脑聊天、自媒体书写中,人们对写字本来就没有过高的要求,甚至于将错就错大面积地自以为是地“通假”,还曾被当成是一种时髦的网络书写。这样的一种电脑书写,怎么可能确保汉字的纯正,怎么可能确保汉字书写的正确性呢?

在汉字的问题上,比较可怕的趋势是积非成是,将错就错。正确的读法、正确的写法,能坚持的人本来就比较少,而一些大众传播渠道,却又常见错别字误导公众。你不坚持正确的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这实在是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

作为一种电视现象来观察,这些年,我们的电视传播更是不无责任的。为了收视率,为了弥补少得可怜的创新力,众多电视台热衷于克隆综艺节目,不惜花费巨资引进海外的综艺模式。在此,我无意于一概否定一些节目的价值和娱乐意义,但是电视台除了唱歌、跳舞、相亲之外,已找不到观众热心参与、收视率可观、顺便有教育意义的原创节目,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此为鉴,我以为,一些节目、一些事情完全可以多一些文化坚守,成为文化教育领域里的“中国好声音”。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