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别只信“坏消息”不信真相

www.fjnet.cn 2013-07-12 08:10  丁建庭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以微博、论坛、社区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引人关注的“坏消息”比较多,网友也更乐意发表负面评论,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之为“坏消息综合征”。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美国尼尔森曾发布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约为62%,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

“坏消息综合征”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也非中国网民独有。从新闻专业角度看,一般媒体普遍比较偏爱“坏消息”。基于人性使然的“坏消息综合征”并不一定是坏事情,有时正因为人们对“坏消息”格外敏感和关注,才能够汇聚起舆论力量,找到化解“坏消息”的方法。

“坏消息综合征”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社会不完美”的一种心理反应。转型期中国,“不完美”客观存在,一些社会痼疾积重难返,一些矛盾冲突久治不绝,一些公共服务迟迟不到位。人们之所以关注“坏消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同身受”,之所以习惯发表“负面评论”,是因为情绪宣泄的需要。

不过,“坏消息综合征”也具有强烈的个体差异性。一方面,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有关。比如,乐观阳光的人就不那么敏感,而悲观厌世的人则不然。另一方面,与每个人的思辨能力有关。相对而言,具有独立思考意识、辩证分析能力、逻辑思辨智慧的人,对“坏消息”更能够进行客观看待,“坏消息”不一定那么“坏”;相反,那些没有主见、不善分析、盲目从众的人往往都是“坏消息”的拥趸,即使有的“坏消息”被证明是“假消息”仍不改初衷。说到底,基于执拗和从众的“坏消息综合征”最为根深蒂固,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骨子里,大多数情况下会很享受对“坏消息”的认同感。

“坏消息综合征”很容易被利用,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以“坏消息”遮掩“真相”。一些偏听偏信的网友出于对“坏消息”的认同更容易选择相信。比如,“某记者因调查地沟油疑似被报复遇刺身亡”的微博时不时就会出来一次,尽管此事压根儿与地沟油、报复无任何关系,但很多网友就是愿意相信,即使有人公布真相,反会被骂。

“坏消息综合征”无所谓好与坏,但要谨防被利用而导致真相迷失。

(原文刊于7月11日《南方日报》,有删节。原题为《谨防“坏消息综合征”导致真相迷失》)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