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教育讲堂> 正文

高考加分不容加水

www.fjnet.cn 2013-07-01 08:41 李春艳 来源:人民日报我来说两句

高校招生季,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多次重申,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的20分高考加分,并呼吁“坚决砍掉一切不合理的加分”。

虽然清华大学表示,这只是针对有作假嫌疑的考生,但这一表态击中了个别地方高考加分的乱象。一项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支持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的行动。可见,公众对带水分的高考加分项目深恶痛绝。

高考加分政策,是为弥补高招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对于打破应试教育弊端、推行素质教育等,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好的初衷,还需要好的实施。面对四川省一年出现数千名二级运动员的情况,面对身体羸弱也有这一称号的“囧事”,高校和公众对这样的加分自然都难以认同。

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则是高考。这些年来,伪造少数民族身份、谎称省级“三好”、建模大赛造假等消息屡见报端,带水分的乱加分禁而难绝,让一些有关系、有背景者钻了空子,人为制造了起跑线上的不公。可以说,对加分注水的默许,就是对其他考生权利的损害;对伪造加分的纵容,就是对教育公平的侵蚀。

以此观之,清华大学的呼吁,值得重视。从组织独立测试查出造假“二级运动员”,到在微博上公布警示案例,相应举措有着广泛启示意义:挤出高考加分的水分,需要在事前对加分资格进行严格审查,防止虚假信息掩人耳目;同样需要在事后进行信息复查,避免那些“关系户”瞒天过海。

然而,终结造假加分,不可能仅靠一个学校、一个地方的单打独斗;守护教育的公平底线,还需要更多高校共同给力,也需要教育部门行动起来。对管理部门而言,应该严格执行加分制度,从源头上堵住打招呼、拉关系、走后门的漏洞,让高考加分的每一分都体现出公平;对各大高校来说,应该加大信息甄别力度,进行公示、接受举报,让加分注水在众目睽睽下原形毕露。

高考,寄托了多少普通家庭向上流动的愿望,承载了多少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梦想。关注之多、寄望之重,不允许在公平中注入半点水分,更不允许存在黑幕遮蔽的暗角,必须让高考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在每一个考生心上。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