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正文

岂止是“不合情”

www.fjnet.cn 2013-05-02 07:48 张贵峰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汶川地震,百余艺术家义拍筹款8472万元捐给中国红十字会,要求定向捐给青城山市,但青城山没收到,相关艺术家也未得到任何说明。事发2年后,红会公布善款去向,称尽管未按原指定意向使用,但将捐赠用于博爱家园项目,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上一致。(《京华时报》5月1日)

对于这一“善款未按指定项目使用”行为,民政部专家给出点评:“合法不合情”。

8000多万善款,红会却“未按指定项目使用”,仅仅只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合法不合情”行为吗?其实,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其实早有规定,“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这就是说,在慈善捐赠活动中,作为受赠人的红会“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也是一种法定义务,相应的,若“未征得捐赠人的许可”便“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是一种不合情理行为。

确保慈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合理有效运行、不断健康持续发展,既“善始”又“善终”,这不仅能充分鼓励人们积极行善为善,并且也能有效预防可能存在的各种伪善。对于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组织来说,要确保慈善捐赠“善始善终”,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条规则正是:必须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严格恪守与捐赠人事先达成的捐赠约定。

慈善公益组织不尊重捐赠人意愿、擅自支配使用善款,更事后单方面地臆断“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上一致”、将自身意志强加于捐赠人,“善始”已经不复存在,“善终”也打了折扣。捐赠人与受赠人相互之间公正平等的基本法律关系已被扭曲,而且“自主自愿”这一慈善捐赠事业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事实上也被破坏。

针对红会信任危机,红会副会长赵白鸽日前表示,“如果两到三年,还是不能翻转‘黑十字’印象,将自动辞职”。一个慈善公益组织,如果甚至做不到“尊重捐赠人意愿”的基本慈善底线,危机不能说不大。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