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围城收费里的“死结”
www.fjnet.cn 2013-04-22 07:05 付小为 李杏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自凤凰古城实施一票制以来,各路质疑没有间断,它们与当地部分商家的歇业抗议,共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小高潮。与此同时,凤凰官方始终处于被动回应的状态。你来我往之间,政府相关人员某些不太适当的语言,又总能作为新的话柄,受到新一轮反驳和诘问。 回过头来看,凤凰古城“关城”收费的通票制有多么不合理,以至于它可以如此长时间地占据重要版面呢?对于这一点,凤凰方面其实充满不解。 抬高景区票价,全国不少景区早已走在了凤凰的前面;“围城”收费,乌镇、周庄都是先例;与营利性的私人控股公司分持股份,组建景区管理服务公司的做法算不上稀奇;决策缺少博弈、涨价未开听证会,说起来也常见。换句话说,外界指责的任何一个方面,均非凤凰“首创”,当地政府不过是综合借鉴了各地经验,所有做法并没有超出现状,为什么却是它受到最广泛的质疑呢? 一方面,这与舆论导向、热点重叠的偶然性相关;另一方面,正是综合借鉴所造成的“典型性”,让它在每一点上都似乎不太站得住脚,反而变成最值得被关注的“唯一”。 客观地说,凤凰官方的解释并非全然没有道理。虽然这么多年来,赴凤凰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当地旅游经济总量亦同步攀升,旅游总量占整个凤凰县GDP一半以上,但凤凰政府从旅游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并不多。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少旅游目的地政府,都焦虑于旅游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偏低的问题。 事实上,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旅游市场界定的不明确,住宿、餐饮税收征管漏洞,旅行社的各种避税手段,如船夫、导游、一般经营性小店等从业人员收入的分散而隐蔽,不同形式的逃票,都严重影响着旅游市场的税收征管。因此,旅游业的繁荣未必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渐入佳境。然而,旅游业蓬勃却必然伴随着地方投入的增多。 以凤凰为例,一直以来,当地政府都在为古城保护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费发愁。游客的增多只会加重这笔费用的支出必要,并进一步提高维修费等相关支出预算。再则,游客到该地旅游,确实一定程度地享受到了当地公共服务。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对其适度征税不算过分。退一步说,凤凰自身也有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问题集中在,政府连同企业出台捆绑式收费政策究竟合不合理?于《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等法规来看,无论是政企联合还是价格调整所走程序,都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这项被称为有益凤凰人,并受到当地大多数人同意的政策,同时面临着凤凰民众的拷问。 18日,凤凰县政府又一次澄清在目前执行的148元的门票收入中,县政府没有利益分成,只有依法征收税费。政府从门票中提取的税费部分将投入到古城保护、管理维护等方面。可具体到收费行为本身,它依然没法摆脱政府为想办法确保多收税,将征收“前置”到城门,无异于政府直接站在门口收费的形象。这些看似矛盾、难解的问题,归总起来,无非是政府职能边界模糊,公共管理定位不明确,要么不管,要么大包大揽包办做主的老问题。 不同于自然景区的是,围城收费还存在文化方面的问题。凤凰政府称一票制所增税费要用于古城保护,值得怀疑的是,这样的保护除了修复、维护基础设施外,能不能起到保护文化的作用? 可以看到,凤凰所形成的“特殊”文化,是当地居民的淳朴生活与古朴建筑的惬意融合,它是现代人寻找的那个生活的“别处”,是自生自然的世外桃源。如今,一张通票、一道“门禁”,凤凰摇身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商业区域”。整个古城“隶属”于某个不容分说的旅游公司,城内民众作为公司末端的“员工”而存在。生活都在这张旅游业密织的无形大网之下展开,一切服务于旅游的规划与安排,不仅直观地影响到他们的进出古城、亲属接待,更可能关涉他们的择业选择、发展走向等等。这种刻意而为的建设布置,会在多大程度上抹杀凤凰的人文,让文化变成文化“表演”,实在不得而知。 有人将凤凰古城收费纳入“门票依赖症”这种大部分景区的通病。旅游业财政收入的有限性、景区周边及产品拓展的不成熟,让票价“升级”成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手段。政府权力过大、权责的不明确,让票价“升级”成为可能。而这些,都不是持之以恒地将矛头对准凤凰就能解决的。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0]房价降至5年前 凤凰部分客栈仍无订单
- [ 04-20]调查显示:2/3的受访者称可能不去凤凰古城旅游
- [ 04-19]凤凰变乌鸡之忧
- [ 04-19]凤凰部分客栈降价仍无订单驻马店官员靠盖公章赚钱
- [ 04-19]凤凰坠落名利场:凤凰古城门票博弈内幕
- [ 04-19]实拍湖南凤凰古城 景区游客持续减少
- [ 04-19]实拍湖南凤凰古城 景区游客持续减少
- [ 04-19]"凤凰北新村一对夫妻离奇身亡"追踪 一岁儿目睹父母遭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