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 新闻评点> 正文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应当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www.fjnet.cn 2013-03-13 10:25 王开明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原题:

应当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思考之一

●城市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要素聚集

●认识的误区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地制宜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我国城镇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51.3%,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对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然而,这样的城镇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正是潜力所在,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后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再增加3.5亿,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变革进程啊!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形成了共识:集群度、集中度和密度,以及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是形成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正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这些要素聚集。城镇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真正的发展引擎。

在欢呼新城镇化时代到来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对城镇化认识的误区。这些误区如果没有引起重视,不予以认真克服,将让城镇化步入歧途,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一是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征地拆迁、大拆大建,甚至把城镇化当作拓疆开土的“土地城市化”或“房地产化”。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机炒作,抬高房价。

二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重视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高;重视“硬件”,忽视“软件”;重视形式,忽视内涵。以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把文化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等至关重要的内容放在了次要地位,甚至漠然置之。

三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只重视城镇建设,忽视新农村建设;只注意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却对许多地方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一些村庄衰落破败,拿不出有效对策。

省委、省政府注意克服城镇化认识误区,在今年省两会上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列入今后5年省政府工作的8项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提出“打造大都市,培育城市群,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的具体部署。这些部署符合中央精神,切合福建实际,体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科学发展思路。

打造大都市,就是着力打造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解决我省中心城市实力不强的问题。经过多年努力,这两个大都市区规划已制定,城市框架已经基本搭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充实内涵,除了继续加快“硬件”建设之外,更多地把建设重点放到“软件”上,彰显地方特色。比如在文化建设上,福州大都市区应发挥省会优势,既弘扬传统的闽都文化,又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厦漳泉大都市区应发挥闽南“金三角”区位与对外开放优势,将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侨乡文化等有机融合。

培育城市群,就是在30多年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按集群发展的思路,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增强县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这方面,沿海县市条件更加具备,可以先行先试。应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等方面取得突破,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发展小城镇,就是在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的行动中,总结、推广40多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经验,将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好。乡镇作为重要的城乡接合部,是民营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区域,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起着重要作用,应当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在大乡镇的基础上,诞生一批新型中小城市。

建设新农村,就是强调农村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根基性作用。没有新农村,就没有新型城镇化。应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家庭农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等,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确保农村不仅不衰弱,而且走向幸福、繁荣。(福建日报)

(作者系福建省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院长)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