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消解公众奶粉焦虑一靠制度二靠良知

www.fjnet.cn 2013-03-11 16:58  石述思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代表委员们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多头管理是食品安全的硬伤。当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共包括农业部、工信部、食药监局、工商总局、卫生部等13个部门,形成多龙治水格局,对接盲点多,职能交叉严重,加上地区间的地方保护,使得监管往往体现为事故发生后的高效运动执法,对预防、遏制事故几乎无能为力。网友调侃:13个部门管不好一盒奶。

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已经明确,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这无疑为从根本上解决监管难题提供了机制保障。

此前,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立法上存在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乳品国标倒退25年之争就说明问题。《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法治进程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其中“假一罚十”之类的规定对违法企业相当“温柔”。直到《刑法修正案(八)》出台,这个问题才得到扭转,对官员的问责才上升到法治层面。因此,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是推动当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关键。

同时,如果理性全面地看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还必须面对一个严酷现实: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遍地开花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是监管成本高昂的重要诱因。比如,中国农产品生产还是按照承包制的初级模式进行,而10人以下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有40万家。而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美国全国只有4家乳品巨人。

结合本次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想必未来这样的局面会随着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大步推进,会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监管的压力。

在2008年三鹿奶粉完成对中国消费者信心致命一击后,中国乳品企业痛定思痛,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生产监管上,确实比一般的奶制品严苛,甚至率先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经过多次整顿后,许多落后产能也被关闭和淘汰了。但某些商家的唯利是图、行业的恶性竞争、监管的滞后缺位,质量事故不时被媒体曝光,严重打击着消费者的信心。

悲催的中国父母们一方面费尽心思从香港等海外市场代购,另一方面眼看着国内的洋奶粉价格持续飙升,甚至超过英国德国的零售价。

国货当自强——一靠制度,二靠良知。否则,洋奶粉称霸中国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困境,短期内只会继续加剧。遗憾的是,内地乳制品行业的巨头,至今令人费解地集体沉默。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