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归属感何时不再“留守”
www.fjnet.cn 2013-03-04 16:22 任小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根据九三学社发布的调查报告,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在减少,但宅基地却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有四分之一的住房常年无人居住。目前,部分农民已开始第四轮建房高潮。(新华社3月3日电) 常见城市里的房产商这样的鼓动:房子比男人更有安全感。话虽粗糙,但也并非全无道理。对于国人而言,房子往往就是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象征。无论是北京城里的现代版“葛朗台”靠省钱凭工资买下4套房,还是农村里人口在减少而宅基地却在增多的反常现象,都在印证这样一个道理。 在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5亿的背景下,这种反常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工“半城市化”的一个衍生品。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在城市的住宿情况开展的调查表明,仅有1%不到的农民工在务工地买了房子。虽然农民工已身居城市,但是都市的现代生活似乎离他们十分遥远。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城市的门槛,但另一只脚还被排斥在繁华都市之外。虽然有了一定收入,但他们并不敢在城市花钱置业,而是将钱带回家修房子,修好后却又只能在过年时享受几天,于是造成了这种奇异的“空房子”现象。四分之一的农村住房长期无人居住,这确实是一种浪费,但倘若以此责怪农民们则显得不合时宜。在这些广布于乡村的空房子里,其实也“留守”着进城农民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超过50%。结合这样的背景审视1.6%和1%这两个数据,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农民收入在不断增加;二是大部分进城农民还不愿在城市安家。事实上,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再加上高于城市的运输成本,在农村修建一套住房所花的钱,可能和二线城市一套商品房的首付款已经相差无几。然而,农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城市买房,而要回农村自建住房呢? 除了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外,由于工作缺乏稳定性,没有养老保障的预期,城里的房子对农民工而言就是一种负担。因此,哪怕是住地下室,哪怕是睡立交桥下,农民工们也不会轻易在城里安个家,情愿回到农村建房,如果有一天不能打工了,回到家里,至少还有一亩三分地作为最后保障。 城市的便捷舒适生活,农民工同样希望分享,也有权利分享。但在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的语境下,城里的房子对他们还是一种奢望。空置的乡村房子里,装着农民工的安全感,也无声诉说着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 住房的真正价值当然在于供人居住,农民工身在城市,却将安全感“留守”在农村的空房子里,透着几多无奈何辛酸。就当下来看,要避免这种“浪费”,一方面需要加快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以公共福利的全面完善为动力,帮助农民工把另一只脚也迈进城市;与此同时,可以通过“人地挂钩”和“人钱挂钩”的机制,即根据各地吸纳农民工定居的数量,给各地提供相应用地增量指标,解决农民工城市化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4]与农民工比工资未免矫情
- [ 03-01]农民工“孤岛式”生存难称幸福
- [ 02-28]农民工养老“走进春天里”需要综合性改革
- [ 02-28]谁来为第一代农民工养老
- [ 02-27]农民工养老金不该是块“假蛋糕”
- [ 02-27]顺应农民工新诉求,留人要留“心”
- [ 02-17]职业农民,不过仍然是“职业农民工”
- [ 02-16]农民工热衷赌博输掉的是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