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正文

兰考火灾警示社会管理短板

www.fjnet.cn 2013-01-15 09:58 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钱是一个因素,制度也是一个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意识问题”。近日兰考县领导对于记者“为何没有福利院”的这番回答,态度坦诚也近乎反思。10天来,对这一事件的持续追问,引发人们不断递进的思考

从争议“爱心妈妈”袁厉害的道德行为,到怒斥当地对孤儿救助的管理失职,从关注民间收养合法性的各种议题,到聚焦兰考6月修好县级福利院的政府承诺,这些变化让人痛心之余也由此深思:在社会转型期,如何更好地加强社会管理?

如何补足“管理短板”

早在2010年,就有摄影记者跟踪拍摄袁厉害和她的孩子们,一组叫《命若垃圾》的照片,触目惊心。然而,当地却长期“选择性失明”。少人问津的背后,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无所作为的动因,是群众观念的匮缺。

孤残儿童,人数相对不多,问题相对单纯。但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在一些社会管理者看来,也颇有难度。这折射出在社会管理上的能力不足。这样的能力短板,遭遇流动时代的挑战,更显突出。无论是贵州毕节取暖闷死垃圾箱的5个男孩,还是北京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关停困境,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农民工子弟……昭示我们在社会管理上的新问题。

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与相对薄弱的社会管理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挑战。群众权利意识高涨,利益诉求高度分化,互联网“未知远远大于已知”,这些都要求我们补齐社会管理短板,更好地应对时代挑战。

如何增加“制度供给”

兰考大火,让人看到当地儿童福利状况:80万人口的兰考县,竟然没有一座福利院。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所描述,在有些地方,儿童福利制度还处于“三无状况”:无儿童福利法,无儿童福利行政指导体系,无基层的儿童福利设施。虽然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曾下发《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从2011年起国家每月向孤儿发放生活补贴,基本的孤儿保障制度已经建立。但这一体系还不尽完善,缺少整体性的框架设计,也缺少制度间的衔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