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正文

军队为“转作风”列车再鸣笛

www.fjnet.cn 2012-12-26 09:49 环球时报 来源:环球时报 我来说两句

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参谋部先后下发规定和通知,展现了军委以身作则,带动全军作风建设的决心。这些规定和通知被舆论简单总结为“禁酒”、“管车”、“反腐”等等。茅台酒的股价应声而落,这次是“动真格的”,舆论得出共同判断。

中国是一盘大棋,之所以此轮转变军风一开始就有很高可信度,是因为中央政治局改善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在先,这是领导人的表率在中国有特殊威望,对在体制内推广有一定强制力的又一验证。执政党转变作风强有力开局,军队的响应极快。

规定和通知显示,军队内部过去的确有一些不正之风,这支人民的军队在过去并非腐败问题的净土。中国的舆论监督这些年很少涉及军队,军队在舆论中呈现的一直是正面形象,军队的问题都在其内部解决消化。

这次军委和总参公开要求转变军队作风,把军队的作风问题公开摆到全国人民面前,这是中国政治透明化的又一重要进展,舆论对此普遍给出的掌声都是真诚的。

军队从新中国成立直到今天,不仅多次为国家和人民浴血奋战,而且与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休戚与共。军队是中国社会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它分享了国家进步和荣誉,社会的很多复杂因素也必然对它有影响。

总体看,中国军队是称职的,承担了它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应有责任。中国军队直到今天没打过败仗,具有极高的战略威严。最近20几年中国处于相对和平,但军队的装备和综合战斗力都在快速提升,它的威慑力逐年增加,以不怒自威的方式支撑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也支撑了它的和平崛起。

中国军队应在中国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如何扮演角色,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调整。最典型的是军队过去可以经商,但后来又完全退出商业领域。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覆盖规模,以及中国军队庞大、驻扎地遍及全国,中国的安全形势又是不断变化的,军队的建设和它与地方的关系都不断面临新问题,“搞好军队”的含义也实际在跟着调整。

和平时期建设军队是件挺难的事,它需要不管周围小环境的封闭性严肃和紧张,它要为这个国家做“最坏的准备”。它是“人民子弟兵”,要“军民鱼水情”,但又要同时与市井“保持特殊的距离”,它必须做与我们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一些事。

即使在今后,军队大概也要相对自成一体,包括不像别的行业那样同舆论高密度互动。然而军队不应完全处于社会监督之外,而怎样监督军队,中国需要有制度创新,既保护军队作为特殊力量的独立性,又要确保它不成为国家监督的盲区,它在道德规范上一定要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站到中国社会的高水平上。

严格治军是中国军队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全社会的开放度在增加,对军队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军队的战斗力里,包含了社会对它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中国军队两百多万人,但只要有个别军人行为不端,或者某个丑闻传向社会,对军队的整体形象都有很大杀伤力。

中国已经站到综合力量世界第二的风口浪尖上,未来战略安全环境很可能扑朔迷离。军队对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越来越重要,它的强大和完善是中国最急迫的事情之一。这必须是围绕中国军队和军民关系所有事务及思考的出发点。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