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陈光标用亿元现金垒成“钱山”是在炫耀

www.fjnet.cn 2012-12-23 22:54  郭喜林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人类生命的意义不仅是来追求金钱的,金钱只是财富的其中之一。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和智慧,金钱只能可望而恶不可求。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据南京媒体报道,高1.6米、长近17米、重量1.5吨、每10万元扎成一捆垒成“钱山”……“这里的现金超1亿元,只是奖金的一部分,我将拿出2.3亿元奖励3位海内外青少年发明创新。”21日下午,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正如媒体报道所述,上一次陈光标垒4300余万元“钱山”,是在给2010年向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特困户送红包时,当时就引起不少争议。他说:“我知道会有人说‘作秀’,我已经习惯了。”我们承认陈光标在自己的事业上获得了成功,承认他曾经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我们近两年也发现,陈光标追名逐利的自私思想意识特别强烈。凡事都要通过媒体进行炫耀一番,以便告诉大家,“我陈光标又做了一次好事,请大家都记住我,千万不要忘记”。

如果老是这样炫耀,我们就会怀疑他的真诚,甚至怀疑他的动机,到底纯还是不纯?通过炫耀之后,他又想从政府和社会那里得到多少好处?

据报道,本次巨奖是:一等奖为1亿元现金、二等奖为870平方米别墅、三等奖为630平方米别墅,不要别墅者可对其折现。条件是:20岁以下,拿到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证书的;20至26岁,有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证书且发明专利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销售的;在1.5个小时内答对与他捐赠相关5个问题的。海内外华人青少年均可参加,答题速度为前三名者胜出。陈光标将在北京现场发现金。可见,陈光标完全是在树立陈光标光辉形象,而且要让人们向他学习,更要以他为榜样。在这里,笔者想问陈光标: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钱捐给国家,让国家来建立一种奖励基金呢?那样有什么不好吗?难道,做公益和做慈善需要如此大张旗鼓的炫耀吗?

毛泽东同志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雷锋同志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做好事,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只有等他离开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时候,才通过新闻媒体报道让我们认识了雷锋,以及雷锋精神对于我们当代中国是多么重要。如果实事求是地说,可能陈光标向社会作出的先进捐献比雷锋的好事更有经济价值,但是雷锋精神却是无私而伟大的,他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分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这些是陈光标用多少钱都难以实现的。因为陈光标心中含有私心杂念。战国·楚·屈原《橘颂》中曰:“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徳无私,参天地兮。”其意是说,凡事坚贞自守,始终不会有过失。心中无私,就能顶天立地。因此,仍需进一步净化自己的心灵,做公益和慈善事业不需要像小商小贩一样沿街叫卖。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真心诚意地把好事做好,做扎实,不玩虚的,大家伙都心明眼亮,还需要你陈光标可着嗓子吆喝吗?非也!

正如成光标自己所言:“媒体在帮我写陈光标版的雷锋日记,捐自行车就是一个例子。”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得知,陈光标早已是人大代表,这是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给予他的无上光荣。2008年四川发生“5·12”特大地震之后,陈光标于5月14日凌晨3点,率车队到达第一站都江堰后立即投入救灾工作。此后,都江堰、绵阳、北川、汶川……陈光标的救援车队马不停蹄,一路清理道路,用推土机、吊车将路上的大石块等障碍物推到旁边的山沟。他的工程车在灾区大显身手,陈光标和他的员工们拿出了看家本领,成为救援现场的主力军。陈光标的义举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赏,温家宝说要“向你致敬”。由此可见,当陈光标做出社会贡献的时候,党和国家与社会并没有把他忘记。然而,陈光标的所作所为却恐怕别人把他忘记。

鼓励青少年积极向上,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发明创造这是对的,没错。错在陈光标的表达方式和一味的炫耀心理。然而,他却不知,当一个青少年一夜暴富之后,不知这个青少年还有没有上进心?鼓励创新发明如果表达方式不恰当的话,其后果不一定是想象中好的结果。笔者认为,对于青少年的励志奖励应当适可而止,不应当以金钱为诱饵。不知朋友们感觉如何?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