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吃面不仅是帮助,更是尊重
www.fjnet.cn 2012-11-15 09:43 李 鑫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吃一碗路边小店的面只需要几块钱,但最近在成都市,一些市民却愿意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组团”到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吃一碗面。原来,市民们通过照顾生意的方式来帮助店主熊丽君渡过难关。(11月15日京华时报) 这是一个令人温暖的故事,众多好心的成都市民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原来救助别人可以用这样一种平等的方式。 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助人为乐,老师们没有教我们,如何才能让助人与被助人都觉得快乐。古为嗟来食的典故,现代也有不尊重人的救助,救助者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捐了钱,捐了物就高人一等,而很少考虑被救助者到底需不需要外界的帮助、又需要怎样的帮助。 因为救助者的过于自我,而没有考虑到被救助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而造成的不愉快救助事件,已经引起过社会的讨论。举个简单而真实的例子,有些高校里的贫困大学生救助是需要申请人上台演讲,告诉大家自己家里如何穷,自己如何勤奋好学等等,台上讲的是黯然魂伤、泣不成声,台下听的也是泪眼婆娑,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避免暗箱操作,但该同学今后的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同学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家丑外扬”而自觉比别人低一等? 施比受快乐,所以给予者根本体会不到被接受者的感受,人们总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付出了金钱了,为什么还换不回别人的笑脸,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你给了别人金钱,带走的却是别人的自尊。 社会救助并不是你来帮,我也来帮这么简单,也并不是所有的善意出发点都能收获快乐的结果。被救助者因为各种原因,早已被现实生活折腾的身心疲惫,这群人之所以还选择坚强的活下去,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没错,他们是需要社会的帮助,但他们更需要人们可以保留他们仅存的自尊心,如果做不到这点,我相信大多数人宁愿不要这种“施舍”。 好在成都市民们并没有一窝蜂的跑到店里捐完钱就走,而是以吃面的形式,将爱心完整的放在了桌上。全程没有一个人说是捐款,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好心人们的爱心捐款,他们吃的不是面,而是温暖,他们带来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尊重。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9]“爱心伞”丢失无需夸大
- [ 10-25]“中国式献爱心”多引导,莫苛责
- [ 10-22]侠义是爱心的翅膀
- [ 08-31]校园“爱心帐篷”写着“温情”二字
- [ 07-31]阳光馒头店是民间慈善事业的有益尝试
- [ 07-26]温暖的“让员工早点回家”
- [ 07-23]大雨中坚守令人难忘
- [ 06-01]“爱心绑架”能有多少“爱心”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