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正文

谁都不应阻止探求真相的努力

www.fjnet.cn 2012-11-01 09:13 付小为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浙江温岭“幼师虐童”事件持续受到关注。

正当舆论众口一词谴责虐童行为之时,央视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日前在微博上透露采访信息,“纠正”了几个引发网友愤怒的“虐童”细节。例如,“揪着耳朵提起来的孩子,放下来之后,笑了”,倒立在垃圾桶里的孩子,不是被“扔的”,而是被“放进去的”。他表示不能单看照片,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细节”抵达真相。不料,此举遭到大批网友炮轰,为平息争议,王志安不得不删除微博内容。

在质疑者看来,哭还是笑、扔还是放,不过是细枝末节,与孩子受到伤害、老师行为恶劣的事实不可同日而语。一些人因此进一步认为,抛出与核心问题毫无关联的细节,干扰大众判断,有违新闻专业。

应当承认,无论出于玩笑还是惩罚,教师对儿童做出类似举动,并毫不在意地将图片公之于众,本身就有违师道,我们也不为此辩解。但通过细节无限接近真相,仍然是判断事情严重程度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放和扔肯定有所区别,“虐”的举动和实质造成的伤害也不能混为一谈。可惜的是,舆论一致对照片呈现出来的影像极度愤慨,却极少过问那些照片上的儿童是否真的受到了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伤害到了什么程度。

教育机构,甚至法律机构对这名教师作出处罚,相信也必须依据由细节还原的事实,而非公众的愤怒。这是现代社会保障个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基础。即便一个人的行为恶劣至极,依然要允许他有申辩的权利,依然要依据最细节的事实来确定他应受到何种惩罚。

新闻媒体之于社会的最重要功能,就是提供真相,让人们由此作出判断。原则上,强权的高压和多数人的情绪,都不能让新闻媒体畏于对真相的揭示。但事实上,这两种力量都有可能让追寻真相的步伐停滞,让冷静的声音缄默。一个社会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此。无论是少数人的暴政,还是多数人的暴政,本质究竟有多大区别?

王志安的细节补充,是一种努力,还原更贴近真实的场景,它无关价值判断和有意图的辩解。实际上,如果最初的报道与表述文本取自这个事实,我们甚至无法推知,外界当下的愤怒是不是可以相对缓和。然而,从公众超乎寻常的情绪反弹来看,大众认知已经定型,此后,无论从判断,还是从事实部分作出任何程度的变更,都可能遭到普遍抵制和强烈不满。

这样的情绪反应并不特殊。事实上,在很多公共事件里,基于初略事实便作出对应判断的情况极为常见。它们时常由简单的正义感、社会成见或者集体化意识支撑而成。一些时候,判断失误或误解酿造,不在于事实不充分、没有理性的声音,而是真相、冷静思考和客观言论不被接受,无法进入主流话语体系。

在我们谈论言论钳制时,总是更多地看到少数人权力蛮霸的一面,却忽视了多数人情绪的压力,同样会形成可怕的沉默螺旋,把我们与开放包容进一步推开。而是什么原因让民间自发形成这种封闭、单一的价值“抱团”状况,其实亦值得思考。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