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正文

银行与催债公司合作不是共赢之举

www.fjnet.cn 2012-10-31 10:10 万世钢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2年度南京市重点行业“向人民汇报”述职评议活动中,南京多家银行公开承认与第三方催债公司合作向市民追债。(10月30日《中国新闻网》)

对于为什么要与催债公司合作,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的解释是:“催收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同时工作又比较大,我们聘请了一些公司。”催债公司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无需赘言,他们以什么方式催债暂且不论,可作为银行将客户信息提供给催债公司,让催债公司来处理债务事宜,这合适吗?

更令人不解的是,银行方面明明知道所谓催债公司就是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根本就属于见不得阳光的交易,为何还要和他们合作。客户欠债不还,银行方面完全可以诉诸于法律解决,何必要青睐催债公司呢,其中吊诡之处值得深思。

退一步讲,一旦有客户被催债公司催债,心情郁闷程度可想而知,并且可能为此还要担惊受怕,担心生活被扰,担心信息泄露。本来是和银行之间的纠纷,偏偏冒出个第三者,如果是正规部门介入也好说。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两个人在打架,其中一方找来一个帮忙的,而不是过来劝架。

银行如此做派失去的是客户信任,不仅仅是那些被催债的市民,在旁人看来,也会对银行有恐惧之感,与催债公司联手,怎么看都有点黑社会的色彩,很容易跟屏幕上的打打杀杀联想到一起。银行与催债公司合作,要回了债务,失去了客源,怎么看都不是共赢之举。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