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不能丢了严谨求实的底线
www.fjnet.cn 2012-08-31 08:08 魏英杰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邹恒甫的这种做派,给人以不诚实、不负责之感。这种做法,不免有损其学者身份。 经济学者邹恒甫在微博曝光北大丑闻,如今算是进入第二回合:第一回合纯属隔空对战,邹祭出一招“排山倒海”,引来北大自查、发声明,但双方并无实质性接触;第二回合,双方进行了电话和邮件联系,但北大认为邹在邮件中并未举出具体证据,邹则承认自己说话夸大。 事件已发酵一个星期,真相依然迷雾重重。这对北大不利,对邹恒甫也没什么好处。邹之前所发微博的内容极其空泛,没有明确指向,简直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即便如此,仍在网上引起巨大关注,同时也将北大推向风口浪尖。邹乃北大旧人,可这出戏演的究竟是大义灭亲,还是挟私报复,也引起诸多议论。 邹恒甫有批评北大的权利,北大也有正面回应的责任。然则,此事涉及具体人和事,若只是以“北大院长”为主语,非但北大难以查究,举报者的举证方式也难免受质疑。几天来,北大的态度颇为诚恳,一再吁请举报者拿出真凭实据,配合调查。邹恒甫却顾左右而言他,要么转发其他人举报信,要么声称只跟中纪委谈。这种做法令人捉摸不透。 照理说,邹恒甫可以不公开具体材料,但总该向北大提交证据。就算不想跟北大谈,中纪委的大门难道他找不到?邹恒甫的这种做派,给人以不诚实、不负责之感。这种做法,不免有损其学者身份。 学者有两种,一种固守书斋,不闻窗外事而专心治学;一种凭借专业功底或学术良知,介入公共事务,勇于发出声音。不论哪种学者,都需要秉持严谨求实的态度。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学问做不好;缺乏求实精神,学者很容易被一时情绪所左右。 近年来,许多学者专家走出书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这当然是好事。遗憾的是,有的专家学者满嘴正义,却满肚子坏水。专家化身“砖家”,教授成了“叫兽”,这是网友对个别知识分子的描述。这表明,知识分子一旦丧失专业立场与严谨求实精神,也就失去了自身优势以及职业底线。 回到事件本身,既然邹恒甫声称举报北大不是搞个人攻击,而是希望把中国教育搞好,那么他就应该尽快提交或公布材料证据,让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哪怕是把这些猛料发给阿桑奇的维基揭秘,也比这样捂着好。这不仅无助于揭示真相,也让人怀疑邹用意何在。如果确有其事,我想任何人都会支持他与北大“斗法”,倘若事实不存在或被夸大了,这样“斗嘴”下去只会为人耻笑。 作为“全国人民的北大”,经常遭受质疑批评也正常。这就叫作爱之深、责之切。因此,北大除积极与邹取得联系,以便展开事件调查外,还应积极自查自纠,切莫因此而令北大蒙羞。 本报特约评论员魏英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8]指控北大请邹先生拿出证据
- [ 08-28]北大通报:这样应对危机就对了
- [ 08-23]面对“丑闻爆料”,北大该如何回应?
- [ 08-22]前北大教授炮轰北大 北大别急于一否了之
- [ 08-13]不妨为北大退学女生叫一声好
- [ 08-07]北大校长写新歌给妈妈 "我不是演员,你可以不喜欢我"
- [ 07-31]北大校长周其凤:我不是演员不需要人人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