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随手拍”,也是民间公益的一次演练
www.fjnet.cn 2012-08-30 08:40 然 玉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更多观点: 28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首次就自去年在微博上兴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发声。该局官方微博表示,自这一网民自发行动开展以来,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建议“发起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让爱心廉价支付,更不能让无辜者心灵受伤。社会需要爱心,同样也需要尊重。”(8月29日《山东商报》)(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为源自网络的民间行动,“随手拍”在伊始的如潮掌声之后,便陷入了纷杂的争吵之中。只是,过往的“质疑”多集中于权利、伦理等抽象层面。而公安部的最新发声表明,即便从最功利的效果论视角考量,“随手拍”也意义寥寥———当民众的爱心被广泛动员,却最终被证明做了件“无效的事”,想必会极深地刺痛那些广泛且真诚的善意。 随手拍,当然能推动“儿童远离乞讨”。那些悲悯、震撼的画面,以冲击观者感官的方式,唤醒了更多人的恻隐之心。但是,这种“身家不够清白”的手段,终究难以持久。“给下一代起码的膳食保障、基础教育、生活环境”,乃是一个国家天然的道义责任。针对此类已有定论的议题,民众、舆论、专业机构等,大可公开、充分地讨论,合力形成笃定的公共倡议。如此,不仅可以摆脱非议,且更加直接、有力! 附着在“随手拍”之上的,那些关乎“效果、目的”的暧昧纠葛,也该加以梳理了。一方面,“随手拍”基本无助于打击拐卖;另一方面,帮助儿童摆脱乞讨,本有更能直达目的的途径。被动员起来的民众,不应为维护一己尊严,而拒绝纠偏与矫正。事实上,“民间公益”本就允许试错,特别是在“政府包办一切”的治理模式内,民众勃发的善意,难免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最终走上有理有节有效的正轨。 那么,纵使“随手拍”被证明低效,而那些热心“拍照解救”的网友也是值得肯定的。民间公益的水准,本就无法一蹴而就,就权当“随手拍”是一次不成熟的演练罢了,所幸后果尚且可控! □然玉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5]文明执法,城管应该鼓励市民随手拍
- [ 04-12]“随手拍解救单身”需经本人同意
- [ 03-02]“随手拍违章”侵犯隐私权了吗
- [ 02-17]“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将掀起新的爱情运动
- [ 02-09]“随手拍照”不可无视儿童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