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有爱 随便发欠妥
www.fjnet.cn 2012-08-30 08:37 傅达林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爱心只有在遵循规则、考虑周延的理性轨道中,才能到达当初期待的彼岸。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这是2011年微博的热门话题,它在学者的倡导下掀起一股网络打拐的热浪,以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动员力席卷全社会的注意力,也受到各地政府部门的肯定。其效果究竟如何?近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首次表示,这一网民自发行动开展以来,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 这或许是爱心人士所不愿看到的一幕窘境。一年多,各地网民纷纷将疑似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如此大面积的爱心汇聚,最终却收效甚微,甚至在社会上引起诸多质疑和争议。 广大网民基于公民身份付出的爱心错了吗?没有错,无论是拯救日渐式微的公共道德与良知,还是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与活力,“随手拍”都不失为一次公民意识的启蒙,一次公民能力的训练;但是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人还应明白,爱心需要激情,同样需要理性,高涨的爱心只有在遵循规则、考虑周延的理性轨道中,才能到达当初期待的彼岸。 就“随手拍”行动而言,一开始便面临理性不足的缺憾。人们并未充分意识到微博媒介的公共属性,单纯将其作为私人的一亩三分地。很多人不会将行乞儿童照刊登到报纸上,但却认为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并无不妥”,由此给儿童及其亲属造成的风险乃至伤害,在解救儿童的正当性口号中被忽略掉了。更欠考虑的是,汪洋大海式的“随手拍”,让执法机关如何甄别线索的真伪?谁能保证满腔热情下的抓拍不会出于过度敏感?眼前的佐证是,北京731路车上女童哭喊找妈妈,乘客发布微博怀疑她被拐,而警方查实“公交女童”并非被拐。 当然,说这是一出闹剧并不客观,即便没有收到明显的实际效果,但至少唤起全社会参与打拐的热情,对拐卖儿童犯罪的警惕,以及对乞讨儿童命运的关注。从中需要汲取的不是质疑、否定与责怪,而是反思如何让爱心更加理性,让爱心行动更加符合法治规则。 理性是修正爱心盲流的社会心理装置,它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构建。每个网民的理性自不待言,而活跃在舆论前沿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取得了振臂一呼的号召能力后,尤须慎重。在汹涌的舆论广场效应中导入理性,并在事情变化时提出关键性的指导意见。随手拍行动刚开始,就存有是否侵犯隐私或肖像权的质疑,有律师也呼吁网民们理性对待拍照行为。但是,类似少数派的声音,很容易被主流舆情所掩盖,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对待缺乏理性与自制的民间行动,执法部门也不应作壁上观,而应以前瞻的眼光去发觉其中蕴含的风险,及时提出矫正的对策。这样,更有助于爱心的传播。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5]文明执法,城管应该鼓励市民随手拍
- [ 04-12]“随手拍解救单身”需经本人同意
- [ 03-02]“随手拍违章”侵犯隐私权了吗
- [ 02-17]“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将掀起新的爱情运动
- [ 02-09]“随手拍照”不可无视儿童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