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不让座就扇耳光,道德幌子下的情绪发泄

www.fjnet.cn 2012-08-29 08:57  杨攀峰 来源:荆楚网 我来说两句

26日14时左右,长春市102路公交车内车厢拥挤,一名有座的乘客下车,站在座位后的一名年轻男子取而代之。座位前的中年女子对此不悦,掌掴年轻男子。乘客在男子下车时候发现,该男子腿部有残疾。车厢内乘客对女子做法十分不满。(8月28日城市晚报)

另据媒体,8月23日杭州小伙未让座被扇耳光,8月26日,济南小伙未让座被打。关于不让座被扇耳光的新闻频频出现。我们不解,是什么让这些打人者理直气壮呢?笔者不想讨论未让座小伙的道德问题,因为各有所因,我们不能随便举起道德的大棒来鞭笞。即便是有年轻人不动尊老爱幼、扶助残弱,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扇人家的耳光。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作为社会公器的法律没有规定——年轻人有让座的义务。换言之,作为社会成员,我们享有做出让座或者不让座行为的权利。那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人“正义凛然”的去扇人家耳光呢?其实作为年轻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为老弱病残孕让座也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正气和风尚,需要每个人内心的自觉。但是没有义务。而且实际的情形可能复杂很多,年轻人也有残疾的,也有患病,也许忙了一天累了等等。所以,不让座不可强求,而不让座就扇人耳光更是比道德败坏很多的暴力。

不解的是,这样以暴力的方式表示不满情绪的行为接二连三,俨然成了一种社会暴戾,遇事不顺不经理性的思考,便暴力思维居上。更是一种宣泄私欲和火气的的行为,因为在社会公共范围,坚守公德和法律是每个人行为的底线。而在这些事件中,这些道德的“高人”面对不让座就打人,以一种比不让座低劣千百倍的手段匡扶“正义”。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媒体的采访中,多数老人以为年轻人给自己让座是天经地义,不少的网友也发出了叫好之声。由此观之,简单的道德问题背后是随时可以迸发的社会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的发泄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稍有不适,便挥出暴力的拳头,而凭心而论,难道遭遇不让座只有暴力的手段吗?为什么不能彬彬有礼的去寻求帮助呢,还是有些人钟情于暴力泻火?这一点在很多地方得到了验证。前不久一位乘客遭遇航班延误,便向空姐连泼三杯开水,表面上看是对航空公司的不满,而实质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这种暴戾之气的受害者,这就是暴力插足道德领域的结果,因为人们在道德的领域内都有可能被扇耳光,甚至被无端的遭受暴力。

有句话说得好,“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在这类事件中,要年轻人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是一种道德规范,其根本靠倡导,靠自律、靠舆论,而绝非暴力。不让座不违法,但是如果打人那是无法可依的,甚至侵犯了对方的权益。进一步讲,一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受各自规则的支配而互不侵犯,这个社会才可能离正义更近一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