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老不应”,才有“老不信”
www.fjnet.cn 2012-08-24 10:51 杨 健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一边是网友@厦门浪连续45天追问广州城管出国考察的效用,始终未得到正式答复;一边是无论警方怎样澄清举证,不少人就是怀疑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有假。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类事情之间,其实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正是有些政府部门的“老不应”,积累和强化着公众对官方消息的“老不信”。 应该说,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这些年来,官民之间的互动在提速增效。仅以广州城管所在的广东为例,网络问政从“听”到“答”,从“答”到“办”,在诸多方面有了良好起步。但从互动到互信,要走的路还很漫长。100次真诚回应建立起的公信,往往经不住1次“懒得搭理你”的蹬踹。 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漫长传统中走来,一些官员面对民众的监督质疑,暂时还不太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为“三不”: 不屑。那些牛虻一样紧叮不舍的监督者,往往被视作刁民。“我拉屎要不要告诉你呀”式的回答,正是对他们的睥睨。 不忿。每天忙得脚朝天,今天让公开经费总额,明天让公开账目明细,后天又来审计绩效,我还办不办正事? 不敢。面对抽丝剥茧、步步紧逼,不回应还好,一旦开了口子,将来哪还有丝毫不规范的空间? 事实上,“三不”之人自己也清楚,这些都是拿不上台面的道理,沉默于是成为无奈的选择。但掩耳闭听岂是长远之计?从低起点上建立公信,注定是艰辛的过程。只有更主动、更耐心、更磊落、更真诚,甚至比应该做的再多做几分,才能减少天天被逼问的烦恼,走出“老不信”的困境。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