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正文

独立生活不能仅限于“警戒线”内

www.fjnet.cn 2012-08-13 11:26 王垚烽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8月11日,清华大学今年的党员新生赴校报到,这也拉开了今年新生报到的序幕。与以往不同,今年清华大学首次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新生必须自己带着材料独自登记入学。此前,在致新生的信中,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提议,“新生应独自报到,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8月12日《京华时报》)

在听闻了太多关于“大学新生报到,家长送还是不送”的争论,见识了太多“新生家长睡满大学体育馆”的图片后,终于有幸盼到执国内大学牛耳的清华大学站出来,振臂高呼“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并将口号付诸行动,在报到处外画出家长“禁区”。不得不说,这一小小的举动对学校、对学生都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只是,清华的这一小步能否成为帮助学生摆脱父母依赖(亦可曰束缚),迈向独立生活的“一大步”?说实话,我是没有太大信心的。

父母是否送子女上学,这原本是一个纯粹己域范围内的事情,完全取决于家长与子女的自由意志。然而,与欧美等国对此的“自由放任”不同,在国内,“大学新生报到,家长送还是不送”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备受公众关注、并引发激烈讨论的公共话题,与其简单地归因于父母家庭的溺爱,毋宁承认其背后还蕴藏着更为深层次的文化、政策以及教育体制等原因。

从文化传统上看,中国历来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奉为美德,重书本知识积累轻社会能力培养的现象较为突出;从教育体制上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今的学生不得不终日埋头于书山题海,为一场接一场的“重要考试”而准备,根本无暇于其他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由于在目前的社会评判谱系中,学习成绩被视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老师和学校,出于各自目的往往越俎代庖,包揽原本属于学生能力范围内,但“浪费时间”的活。长此以往,学生“不识稻黍、不辨麦菽”,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以致于一个简单的大学报名都需要“全家总动员”。

大学是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缓冲期”,好好利用这宝贵的4年,摆脱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尤其是对生长在“421”家庭中的“独生一代”来说,没有足够的独立打拼能力,将来如何承担“8421”(祖辈8人、父辈4人,子女1人)的家庭重担?

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对于成功的社会评价标准不改变,单靠大学那浅浅的一道“警戒线”,怎么可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毕竟,生活不可能仅限于“警戒线”内。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