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拍卖下午茶展示生活中的经济学

www.fjnet.cn 2012-07-18 08:42  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经济学家通过拍卖,可以更近距离地向受众宣传普及其经济理念,但不能利用拍卖机会寻求不当得利。

经济学家茅于轼日前在成都亲自导演了一幕“生活中的经济学”——拍卖下午茶。最终6位从国内各地赶赴成都的竞拍者以25.9万元的价格,获得与茅于轼夫妇面对面“品茶论道”的机会。这是国内首次竞拍与经济学家喝茶的机会。

对于这个“首次”,84岁高龄的茅于轼解释说,目的是通过拍卖筹集资金,此次下午茶拍卖所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学术研究。

中国经济学家拍卖下午茶与股神巴菲特拍卖共进午餐类似。自2000年以来,股神巴菲特通过拍卖午餐费的形式,为旧金山慈善机构葛莱德基金会筹集善款。如果将“下午茶”与“午餐”作一比较,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二者的共同点是:由于两人的拍卖都不是自利行为,而具有公共性目的,因此,这种拍卖行为尽管目的性很强,但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巴菲特午餐”尽管饭菜价格不到100美元,但吃饭机会却被炒到了300多万美元,与巴菲特共进一顿午餐,不仅是慈善机会,也成了身价抬升的机会。最近几年,中国竞拍者对“巴菲特午餐”表现积极,客观讲,并非全是冲着慈善去的。从这一点说,初试牛刀的茅于轼下午茶,更纯粹一些。

经济学家也好,股神也罢,能不能拍卖吃饭喝茶的机会?理论上讲,只要符合市场自愿交换的原则,就没有什么障碍。拍卖机会本身的存在,其实验证了经济学既有价值,也可以有价格。这是对市场法则最直接的演示。

作为显学,经济学在转型期的中国占有极其显眼的地位,中国经济学家这一群体的社会瞩目度也一直较高。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在中国是一种公众人物式的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市场判断往往引发社会争议,茅于轼作为重要经济学家也不例外。更有一些经济学家,因为具有公司身份而遭受学术公正性的质疑。这些现象的存在,实际上对中国经济学家的所作所为,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学家的拍卖没有障碍,但需要有一些禁忌。经济学家通过拍卖,可以更近距离地向受众宣传普及其经济理念,但不能利用拍卖机会寻求不当得利。比如,巴菲特在拍卖午餐中绝不推荐股票。此外,无论拍卖多么独特,本质上属于一种交易行为,需要遵守有关交易规范。

特约评论员 徐立凡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