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能不能避免“一锤子买卖”?
www.fjnet.cn 2012-07-16 11:00 徐 娟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浙江杭州城郊一些村庄的村民原以种菜为生,虽不上富裕,但村庄宁静祥和。前几年,村民们因拆迁补偿而富起来后,不少人终日无所事事,有的靠打麻将度日,有的甚至染上了毒瘾,很多人因无度挥霍而返贫。(7月15日《人民日报》) 长期以来,从各级政府到媒体舆论,在对待农民土地被征用的问题上,更多关注的是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准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等问题。而较少关心失地农民拿到这些钱后,怎么花、用到哪,今后日子如何过。杭州城郊一些菜农因拆迁一夜骤富,同时也因无度挥霍而一夜返贫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当补偿款消耗殆尽后,失地农民依靠什么生活呢?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层次还不够高的现状下,农民土地具备两个功能,一个是保障功能,一个是生活功能。农民失去土地,不管给他多少钱,都意味着将失去保障。如果失地农民的补偿金没有用在新项目上或者生产上,斗富比奢,坐吃山空,这些钱有可能会很快付诸东流。这不仅会造成“拆迁富翁”返贫,更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安定和谐的社会问题。引导“拆迁富翁”用好补偿金,使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正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和服务水平。 在这方面,福建省厦门市自2005年起推行的失地农民“金包银”工程值得研究借鉴。所谓“金包银”,就是在工业区开发、旧村改造征地过程中,统一规划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金边),然后逐步对旧村内部进行规范化配套改造(银里),使农民获得新收入来源。这样做的可取之处在于,不仅使失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保障,而且让农民公平享受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好处,引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正如有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当前,不少地方对征地补偿还大多是“一锤子买卖”、普遍缺乏对征地农民正确的消费和投资引导意识。笔者认为,让农民持久合理地分享到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增值的收益,才是化解“拆迁富翁”返贫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政府的政策给力。比如,实行置换地安置,给予被征地农民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土地。这样对于一些以耕种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农民来说,仍旧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实行留地安置,将部分被征收土地给农民兴办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或引导农民以土地形式入股;实行社会保险安置,将失地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加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由社会保险来承担农民的养老问题,等等。与此同时,要加快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建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为他们再就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6]拆迁骤富农民需要教育引导
- [ 07-16]谁能为拆迁农民煲一碗“心灵鸡汤”
- [ 07-16]别说“拆迁暴富”,重视“挥霍返贫”
- [ 05-09]村民拆迁款,镇政府善意“代管”也不该
- [ 05-09]村民拆迁补偿款理财无需镇政府操心
- [ 04-23]有一种流氓拆迁叫“误碰”
- [ 04-09]如何给“拆迁富翁”未来生活“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