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正文

别说“拆迁暴富”,重视“挥霍返贫”

www.fjnet.cn 2012-07-16 07:10 贱言献车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日前,据一名杭州人士反映,杭州城郊一些村庄的村民原以种菜为生,虽不上富裕,但村庄宁静祥和。前几年,村民们因拆迁补偿而富起来后,不少人终日无所事事,有的靠打麻将度日,有的甚至染上了毒瘾,很多人因无度挥霍而返贫。(《人民日报》7月15日)

我能理解人们对“拆迁暴富”的羡慕,我与对“挥霍返贫”的担忧者心有戚戚焉。但是,我很反对“暴富”之说,更担心一些地方政府借担忧“挥霍返贫”作出“出格”之举。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根本就不存在“拆迁暴富”的问题,但确有“挥霍返贫”的个案问题,解决之策,千万不要盯着“拆迁暴富”,不要夸大“挥霍返贫”,而要想办帮助失地村民尽快就业融入城市。

为什么说中国不存在“拆迁暴富”的问题呢?目前,我们看到的“拆迁暴富”报道,仍属于社会特例,而更多的是没有谈好补偿标准就暴力拆迁,甚至是“被错拆”、“被家毁人亡”连一句道歉也难得的无奈。所谓的“暴富”,只是相对于社会大众普遍短缺的“现金财富”而言的。被拆迁户与开发商、政府的议价能力还非常弱小,他们得到的拆迁补偿款根本不存在太高了的问题,大多数情况还是少了,只有极少数得了他们应该得的而已。所以,我们不应该羡慕他们的“暴富”,而只能对他们暂时拥有了一大笔可以改善生活的现金财富感到有限的高兴。

至于他们拿到这一笔大额现金财富之后出现的“挥霍返贫”问题,也并非今天才有的特例。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坐吃山空”的败家子故事,印度也出现了拿到拆迁补偿款的农民租用直升机给自己的孩子办婚礼的故事。毕竟,拿到拆迁补偿款后靠打麻将度日、甚至染上了毒瘾的,只是极少数,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挥霍返贫”才如此的刺眼。拆迁补偿款是一次性的,用了就不会再有,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失地村民的“钱生钱”问题,不能解决他们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问题,即使没有挥霍,这笔补偿金也难以让他们度过幸福的一生,相比于关注看得见的“挥霍返贫”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下他们的“慢慢返贫”问题。

怎么对待“拆迁暴富”后的“挥霍返贫”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系统的解决方案,而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种担忧。前不久的一则新闻报道说,某镇有个拆迁村为了防止村民一夜暴富后挥霍一空,村委会研究后决定,将每个村民7万元的房屋预期购置款由村里代为保管,导致这个村2000名安置人员联名写信,“我的钱为什么要你管?”要求返回这笔款。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看待“挥霍返贫”的问题,这种以“好心”行损害当事人利益的“违法”就有可能再次发生。

怎么让“拆迁暴富”者“钱生钱”,买股票、买基金、买债券、买彩票、炒黄金、存银行、投资创业……就是那些专家、制定政策的政府官员也没有把握,更不要期待这些失地的村民立即就有一个科学的理财计划。毕竟,自己的医疗、就业、养老,子女的上学、就业、买房,都靠着一笔钱了。为了避免“挥霍返贫”的问题,除了教育引导失地村民节省花费、理性理财之外,政府必须尽快帮助失地村民转换为城市市民的身份,并补上社会保障这一环。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把征地拆迁的收益,用于失地村民,培训他们的技能,创造就业岗位,让他们以就业的方式融入城市,以持续的收入减少“挥霍返贫”可能的发生。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