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正文

有些东西比公路飞下悬崖更可怕

www.fjnet.cn 2012-07-06 08:09 张遇哲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7月2日,云南省绿春县元绿二级公路绿春段发生垮塌事故,整条路飞下悬崖,一辆面包车被甩下悬崖致1死2伤。公众质疑公路为“豆腐渣工程”,绿春官方称,暴雨导致山体滑坡,“绝不可能是公路的质量问题”。据悉,绿春公路于4月27日试通车,投资42.18亿元。(7月5日《北京晨报》)

托尔斯泰说过,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在现实中,有些不幸的事故却总能找到惊人的相似。去年6月27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三公路在试通车第二天即发生下陷坍塌事故,被称为“史上最短命公路”。事后,专家组得出的结论是“这次事故属于强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如今,云南绿春刚修好的二级公路试通车不到两个月,路面就飞下悬崖,相关部门依旧把责任归咎于“老天爷”,恍如时光倒流、昨日重现。诚然,恶劣的天气会导致意外灾害的发生,然而当地无视公众质疑,在未开展调查之前,匆匆否定质量问题,令人惊诧。显然,飞下悬崖的不只是公路,还有些别的什么。

质量为本的责任意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公路不是修建在温室里,必须接受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的严峻考验。绿春县地处一座山梁之上,因当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不断,被认为是“全国最不安全的县城”。显然,针对这种特殊地质特点,公路建设方理应事先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公路的抗滑能力,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但从事发路段的视频来看,这条道路好像就是在沙土上铺了一层沥青而已,如此单薄的公路怎能不弱不禁雨?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专家调查之前,当地宣传部长作为一个“外行人”,竟然断言“绝不可能是公路的质量问题”,其行为与微博网友“我不是目击者,我不能乱说”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试问,如果公路质量过硬,雨水岂能轻易将其冲下悬崖?退一步讲,就算突发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属于不可抗力,天灾的背后有没有人祸的魅影?事实胜于雄辩,唯有建立在客观调查基础上的结论才能以理服人。急匆匆推卸责任,想当然否定过失,不仅有悖实事求是原则,更折射出有关部门的色厉内荏,让人更生疑窦。

对待质疑的理性态度。常识告诉我们,公众是最善于独立思考的,也是最有能力明辨是非的,而公众的质疑,更是推动揭露真相的重要力量。“最短命公路”事件中,恰恰是公众的质疑推动调查的深入,揭露出未批先建、赶工期和未竣工验收即试通车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当地有关负责人把网贴定性为“纯属乱说”,这种对舆论质疑的轻蔑,严重伤害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也无助于我们接近事故真相。

与有形的公路相比,这些无形的东西飞下悬崖才是更可怕的。难以想象,如果一条通车仅两个月的公路发生如此严重事故都不算质量问题,还有什么工程算得上是豆腐渣?如果一起导致1死2伤的悲剧都被认为是正常事情,还有多少生命代价才能刺痛神经?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启动第三方调查,给公众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给逝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别让事故真相和责任追究再飞下悬崖。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