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时代”下的自由化悖论
www.fjnet.cn 2012-06-18 09:56 程思明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浙江某大学几个应届毕业生裸奔庆祝大学毕业,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一位认识这些“裸奔男”的学生称:“希望事情不要搞大,毕业证还没有发,怕会影响到这些学生。”第一次有记载的大学生校园裸奔事件发生于1804年美国华盛顿学院。(2012年6月17日《金陵晚报》) 当“张扬个性”动辄成为“裸奔”文化的修饰语,逾越了社会道德的鸿沟,那么,公众的质疑自然会被跳出“勇气可嘉”圈套,对其进行世俗化的批判。表面来看,裸奔行为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使其个性得到张扬,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不仅掩盖住行为人自身的脆弱心理,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性格本身的缺陷。 无论是庆祝毕业也好,减缓压力也罢,逾越道德底线的行为本身,自然也无法走出自由化悖论的怪圈。“裸奔庆祝大学毕业”看似是一种校园的“另类文化”,但这种以不能控制自己私欲的行为本身,则是一种心理脆弱、缺乏应对的具体表现。而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的面前,这种失范的行为可能会因行为放纵而迷失自我,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其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所以我们不可能像动物那样完全放任自我。况且,对于调节心理压力,减轻身心负担,也并非只有通过“裸奔”这一方式来进行,如果仅仅把裸奔作为这一种施压的借口,不仅折射出大学生的精神矮化与扭曲,更显示出这样的行为饮鸩止渴、画饼充饥的短视做法。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自由,即一个存在者就其属于理性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原因性”。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而忘乎所以。那些动辄认为吸毒、k粉等自我麻痹能够帮助他们摆脱精神的烦恼的同时,却也陷入了另一种自我依赖的不自由。裸奔行为本身是建立在“张扬个性、释放压力”的前提之下,这样的依赖难免会让人像沾惹毒品那样不能自拔。 在马克思看来,人要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达致自由个性的理想境界,必须首先告别“人的依赖性”,进而挣脱“物的依赖性”。对于那些追求自由、解放个性的人来讲来讲,如果摆脱“物的依赖性”,才能真正达到自由的状态。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培育。因此,对于社会、学校和家庭来说,只有避免因过度压抑学生个性产生的性格扭曲,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缺陷,才能避免裸奔等失范的行为频频发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8]“大学生裸奔”是释放压力的另类表达
- [ 04-06]《指南》给了个人信息告别“裸奔”一点希望
- [ 11-30]“裸奔求助”背后有多少“沉没的声音”
- [ 11-24]“裸奔”讨薪,一场冰冷的“艺术秀”
- [ 08-24]裸奔的不是女孩,是教育
- [ 06-20]“裸奔”庆毕业 可怜复可叹!
- [ 08-09]“幼童集体裸奔”是最高雅的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