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拼高考,但不能“拼命”

www.fjnet.cn 2012-06-08 09:14  沙元森 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

因为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近乎悲壮的新闻被爆出。

今年已经被媒体报道的有:重庆市育才中学一名多处骨折的考生,拄着双拐进入了考场;哈尔滨市一名考生被救护车运至165中学高考考点,躺在担架上进入了考场;北京市一名考生刚做完胃穿孔手术,仅靠输营养液维持体力,也进入了专门的备用考场。如果有耐心查阅,类似的高考新闻一定还有很多。

这些新闻的主角无一例外都受到了舆论的推崇。在高考的战场上,他们都是“重伤不下火线”的榜样,无论成绩如何,他们都拼了全力。当然,考生带着伤病进入考场时,做父母的都难免有骨肉连心的痛感,因为这悲壮的场景或许就是悲剧的开始。仅就个人品质而言,这些考生无疑都是坚强的,十年寒窗一朝高考,他们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搏一回。但是,这些新闻一旦密集地出现在公共媒体上,就营造出了一种神圣而又悲壮的氛围,那就是高考至高无上,每个考生都输不起。

为了高考的“万无一失”,高考期间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全城总动员”的味道。这几天,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很多警察加班加点执勤,有爱心的出租车司机会免费接送。无论是否家有考生,似乎每个家庭都被卷入了“高考时间”,很自觉地关注高考期间的天气,很有兴趣地讨论高考作文。别出心裁的商家还会迎合家长的需求,推出“高考钟点房”、“高考营养餐”,至于有多大作用基本是无法验证的。“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决定一切”营造的是如临大敌的紧张和焦虑,传递到考生身上就成为巨大的精神负担。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心情去面对高考。今天的高考早已失去了“一考定终身”的作用,考生在高考之后依然会面临人生中的各种选拔。今天的高考也不是往日“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场面了,根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信息,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比去年减少2%,而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已经达到75%。这为改革现有的高考制度创造了条件,将来从根本上缓解高考焦虑也就有了可能。

当然,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让人把握不定的焦虑。在目前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背景下,考生家长的焦虑透出了很多无奈,应当得到理解。而不能被接受的,只是那些无视考生和家长的处境,渲染焦虑情绪甚至从中渔利的做法。无论是媒体还是商家,都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去缓解过度的高考焦虑,让更多的考生、家长和教师明白,高考固然需要拼搏,但不值得豁出性命去搏一回。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