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正文

骑车副市长触动公车改革之痛

www.fjnet.cn 2012-06-04 09:23 刘志权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像芜湖的这位副市长一样,骑上自行车,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其实随时可以做到——需要拥有的,是一颗赤子之心;需要放弃的,仅是那么一点权力的虚荣。

近期,一张照片风行网络。照片里,一位皮肤黝黑,衣着朴素的父亲,骑行在滚滚车流里。女儿坐在后面,前面车篮里放着粉色的书包。——如果没有说明,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一位普通工人。但是,他的正式身份,却是芜湖副市长詹云超。几天来,这张照片一直好评如潮,成为大众关注热点。

公众交口称赞一位官员,是好现象,但也值得反思:作为人民公仆的官员,本来不应该就是普通人吗?骑车送女儿上学,再正常不过的日常行为,却引发了如许关注,本身有点不正常。这反过来说明,我们的大多数官员,离老百姓、离日常生活太远了。远得大家有点少见多怪了。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警醒,也许应该反省:究竟有多少官员,能在日常生活中走出那象征权力的黑色公车?有多少官员,用公车接送孩子上学?

民众的热议隐藏着对越改越泛滥的公车改革的失望。公车超标超编已成常态,在这张照片新闻走红的同时,还有若干关于公车的负面新闻,如四家媒体记者轮番发问,未能问出深圳公车数量;陕西榆林正在拍卖的20辆公车,被指超部长级标准等等。作为“三公消费”的重要方面,过多的公车靡费公共财政资源、耗竭环境资源,同时也侵蚀着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心。根据财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

公车改革步履维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动了制度的制定者及执行者的“奶酪”。这个奶酪,除了既得现实利益,还有根深蒂固的特权意识。曾经见过一位领导,从家到单位,开车只需五分钟,骑车也只需要五分钟。但专职司机却不得不一丝不苟每天接送。因为,这是权力的标志。

据称,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公车改革指导意见。但是,从改革方案的落实,到后期的执行,都可预见不会一帆风顺。公车改革是一面镜子,检验着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也检验着政府的执行力。

一个怪现象是,公车泛滥如此,部分官员本身也对此有微词,曾有官员宣称,如果真实施公车改革,可以带头放弃公车。但是,这位官员的反思远未彻底。何必要坐等公车改革呢?就像芜湖的这位副市长一样,骑上自行车,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其实随时可以做到——需要拥有的,是一颗赤子之心;需要放弃的,仅是那么一点权力的虚荣。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