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东南锐评> 正文

大学校园限游还需“导游”

www.fjnet.cn 2012-05-30 08:58 李力言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大学校园是一种特殊旅游资源,面对游客需求,不能一禁了之、拒之门外,也不能放任不管,任由旅行团的三角小旗遍地招展。

每逢节假日,校园里人满为患,食堂里游客满座,各景点人声鼎沸,这是国内不少著名大学普遍的烦恼。日前,有着“最美校园”之誉的厦门大学宣布,将从6月1日起实施“限游令”,不允许旅游团进入校园,大部分食堂将不接待游客,不再接受现金消费。

大学“限游”,不乏先例。去年北大就作出了每日参观游客在5000人以内的规定,清华则将高峰期参观时间限定在8:30—16:30。不管是限制游客数量、参观时间,还是限制消费,大学的“限”字文章都有着相似的初衷:防止大学的环境、教学和后勤等资源短期内被大量游客透支,维护校园运转秩序。

从社会反应看,每次大学出台“限游”规定,常常是既有掌声也有砖头,校园管理人员和学生大多欢迎,游客和旅游业人士则大多反对。人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来看问题,本属正常。问题在于,当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向各大名校,大学和游客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如何在旅游需求高涨的背景下寻求二者的平衡点?

在今天的社会生态中,大学既不可能做遗世独立的象牙塔,其固有的公共性也要求大学资源适当向公众开放。但校园毕竟不是公园,作为教育机构,需要保持教学秩序,集中资源教书育人。即便在假期,也依然有很多学生留校学习和做科研活动,不应受到干扰。

大学校园是一种特殊旅游资源,面对游客需求,不能一禁了之、拒之门外,也不能放任不管,任由旅行团的三角小旗遍地招展。此次厦大的“限游令”,就采取了区别对待政策,对旅游团说不,但零散访客可以在校门口登记后进入校园。

但是,“限游”之外也需“导游”。这需要有关部门和大学加强协作,对大学校园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引导游客理性参观、文明参观,使风景与人文共生的校园,成为教育国民、以文化人的一方乐土。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力言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