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争夺战”不是道德之争
www.fjnet.cn 2012-02-27 14:04 李尚坤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逝者尚未入土为安,生者却因财产分割反目。基于“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历史传统,很容易让这场“家庭财产争夺战”陷入道德之争。尊敬长辈与怜爱幼小似乎都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长论一番。但是,在本事件中,这样无休止的论战毫无意义。因为,这是一场无关道德的论战。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场论战? 首先,是立法之争。目前法律对“死亡赔偿金”案件的性质存在较大争议,是“分家析产纠纷”,还是“共有纠纷”,赔偿金是否遗产范畴?这些都关系到赔偿金的分配,是引起纠纷的制度隐患。不解决“立法空白”的问题,光靠站在“道德高地”,用道德尺度判断是非曲直,其结局必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本扯不清,反而会加大矛盾与对立。当道德无法规制的时候,如果有相关立法政策,在理赔时就对赔偿金进行了明确合理的划分,相信这样的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是社会保障体制之争。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缺口还比较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社会保障执行成本高等等。可以说,社会保障体制是依然是中国社会的“硬伤”,是家庭财产纠纷的根本原因。其实,死者父母与子女争夺赔偿金,本质上是在争夺后续生活来源。“生存是每个人的权利”,这才是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假如,我们足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老人不担心养老问题,子女抚养也有相应保障,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才存在所谓的“道德问题”。 时下流行把各种事件与道德滑坡联系起来,有些固然有其道理,比如广东的小悦悦事件;但大部分不仅十分牵强,而且容易转移重点,导致忽略了问题的本质,无益于问题解决。我们应该跳出“道德万有”和“道德万能”的定式思维,特别是对于制度的弊端引起的争论,不宜总归咎于道德滑坡,而应切切实实从解决问题和可操作的层面上多做文章。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0]“独生子女死亡赔偿金”于法无据
- [ 05-17]赔偿金治标,责任险治本
- [ 07-22]别在34.6万死亡赔偿金里寻找资本的良心
- [ 07-21]60万工亡赔偿金为何难敌社会预期
- [ 05-19]赵作海该拿多少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