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游戏给“中国狼爸”撑了回腰
www.fjnet.cn 2011-11-16 08:56 毕诗成 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前有“美国虎妈”,后有“中国狼爸”。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体罚。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4个孩子3个被北大录取。萧百佑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11月14日在电视台讲述“棍棒底下出才子”的心得,遭到现场大学教授的强烈质疑,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美籍华人蔡美儿用严厉教育将孩子送进美国优秀大学,香港商人萧百佑用藤条把孩子送进北京大学。然后,他们的书都开始畅销。这并不奇怪:中国素来就不缺少“不打不成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更何况当下中国教育观念并不完备,家长们常常处于内心混乱、莫衷一是甚至挣扎的状态——嘴里念叨着素质教育的好,却不得不唱着应试教育的戏。听到哪里有“成功”的教育案例,难免丢了主见,甚至去膜拜一番。 送进北大就一定能够成才,一定是“教育成功”吗?当然不是。但整个社会都是单一的评价体系,缺少其他的显性评价标准。能送进北大,就被看成起码是“阶段性的成功”,所以狼爸的《所以,北大兄妹》能得到足够关注。狼爸也可以沾沾自喜地四处“介绍先进教育经验”。他们的出现让很多人陷入迷茫:跟孩子讲尊重、讲宽容、讲自由、讲权利,是不是统统都是“扯淡”?只有“打”与“绝对听话”才是真正的法宝?这些年好不容易滋长起来的“素质教育”、“全面教育”萌芽,又被这种“反面教材”笼上一层冷霜。 应试游戏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所有有利于创造成绩、有利于管理的因素,必然都不会被彻底抛弃。看看狼爸的所谓理念:完不成作业要打,背不好课文要打;体罚是师长和家长的权力,是孩子的福祉;家庭民主就是孩子们是民,家长是主;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不许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所有努力,都服务于乖乖听话、考出成绩。“孩子们虽然没有了自由,却有了丰富的学识”——至于人格成长如何,综合素质如何,不都是可被“学识”所掩盖的吗? 从道理上讲,大家不是看不到这种“棍棒教育”的局限性,也不是不忧虑教育完全陷入功利主义泥淖中,“留下的伤疤和奴性是永远不可能被抹去的”。而这些负面效应深入骨髓,很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才显现出来。但“成功考上名校”这个光环太有诱惑力了,它足以让很多人撇掉理性,迷信起棍棒逻辑,迷信于体罚。打就是打,至于“科学地打”、“有艺术地打”,不过都是自我安慰罢了。虎妈在美国是挨骂的,狼爸到美国也一定挨骂,在中国却可以带着鸡毛掸子去电视台宣讲,岂不正因为有其心灵的土壤? 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理念,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个想法,有相同的部分,也有相异的部分。重要的是,不简单膜拜哪一种,而是在多种理念碰撞中,寻找到符合人性、符合先进性、符合社会潮流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狼爸”既不是榜样,也不完全是一个靶子——而是一个值得镜鉴的教材:纵然“中国狼爸”不要溺爱、放纵孩子的主张有其道理,但简单地靠“打”解决问题、创造成绩,却不能被视为经验来膜拜。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6]那些被“狼爸”有意遮掩的爱
- [ 11-16]“狼爸式教育”已太多而非太少
- [ 11-15]质疑“中国狼爸”不如反思社会境况
- [ 11-09]“虎妈”“狼爸”科学打孩子属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