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特别话题> 民营书店之困 > 正文

民营书店:歧视无处不在

www.fjnet.cn 2011-11-04 17:42  成冯 来源:光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一个书店要盈利,除了发行内容,营销策略,地段的选择同样重要。随着城市商圈的发展和地租的一路高涨,高昂的运营成本让民营书店越来越吃不消。以新近遭遇困难的光合作用书店为例,销售额连续4年下滑,书店的房租,水电等成本则连年上涨,资金问题越来越突出,拖欠了不少供应商的款项。今年7月份关门的风入松书店,同样是由于销售额下降,无法承担起每月5万的租金。2005年倒闭的上海思考乐书店正大店,一年房租高达450万元,营业额1200多万,毛利润约在384万,扣除税收,人工等,年亏损280多万。

与思考乐书店仅一江之隔的上海书城,占地18000平方米,面积是思考乐正大店的3倍以上,一年租金却只要250万元,只因为国有的上海书城是公益性租房,而思考乐是商业租房,更不用说拥有土地产权的新华书店了。国字号书店,无论是在土地产权还是在租金压力上,都先天占据了决定性的优势。

政策的出台让民营书店得以摘除"二渠道"的帽子,但在商业运作中仍无法回避区别对待的有色眼镜。尽管书业利润率在各行业中多年排行第四,但在自我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上,民营书业却十分艰难。书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规模化的运营,融资困难则让民营书业的规模化发展遭遇无法突破的瓶颈。银行往往因民营资本在出版和流通领域的市场准入风险和职场秩序的风险,而更青睐于有政策资本的国营书店。风入松书店创始人王炜说,"国有银行对民营书业企业一向采取歧视与轻视的态度,很少愿意给予扶持。"

十六大前后,新华书店也在政府扶持下开始试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各省的新华发行集团,形成以资产为纽带,跨省经营的区域性发行集团联合体,发展全国性和跨国性出版物发行集团。缺乏资金的吸纳与流动,又面对新华书店转制的挤压,即使有再强的选题策划能力,民营书店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2003年的一次民营书店座谈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刘波曾表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将在毫不动摇地支持新华书店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引导和扶持民营书店。"这种扶持至少在税收政策上依然没有实现。

目前,民营书店每年需要缴纳的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每年除了13%的增值税,如果盈利,还要缴纳25%的所得税。而新华书店在税收上可享受县级及县级以下书店免收增值税的优惠,同时作为国家文化改制试点单位,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六大税种。从这个数据上看,扶持民营书店的前提,显然还是"毫不动摇地支持新华书店"。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在抢占传统书店市场,阅读习惯的改变正在让人远离纸质书籍,这都给传统书店造成强大的冲击,但民营书业之所以日趋衰微,无处不在的歧视性待遇才是罪魁祸首。文/成冯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