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正文

用良知的尖刀切断“小悦悦事件”的繁衍

www.fjnet.cn 2011-10-24 17:16 黎 安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台湾作家柏杨写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的书,曾引起激烈争论。记不清他写没写过国人的冷漠和见死不救。但时隔这么多年,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童小悦悦,却真真切切地被国人丑陋的冷漠,早早地送入本该暂且不属于她的天堂。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就这样提前凋谢了。

一个幼小生命的非正常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她勾起了全社会关于道德危机的叩问: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如何重建渐渐松垮的社会信任?如何完善奖励制度才能让见义勇为者不再“流血又流泪”?……

针对“小悦悦事件”,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常委会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的确,当下中国人似乎愈来愈忽视了潜藏在自己骨子里的丑陋的抛头露面。中国社会的道德骨架确有折断处,互联网关于“自己若在现场会不会出手相救”的调查显示,仅有88%的投票者表示“会”。 这样的回答率应当是100%,但非常遗憾,我们没法“及格”。这就是为什么在佛山的撞人现场,施救与拒绝施救的真实比例是颠倒的1:18。

“小悦悦事件”说明,有一种冷漠和无情在中国社会潜伏甚至游荡着,它们随时有可能被激活,像毒气一样窒息一个特定环境下人们的道德感,制造出令社会道德底线无法接受的表现。佛山那18个人的冷漠,以及肇事司机的逃逸,就是中国社会道德面貌的一个真实细节,它度量出了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线的“最低值”。

好在整个中国尚没有全盘落入冷酷无情。“小悦悦事件”中,一位在常人眼中属于“底层人”的拾荒阿姨,让泱泱大国的国人,保留了起码的颜面。值得庆幸,同时也给我们一份重要的提醒:一个无良无德、被“丛林法则”主导的社会不可能有大作为和持续繁荣,中国未来的社会进步如果没有社会道德的基本支撑,局面将不可思议。

不能说中国人的丑陋比比皆是,不能说利己主义已经袭展中国,但它的破坏力相当尖锐,足以穿透中国社会的任何道德底线。正如此,在当下中国,竟然有了数不清的龌龊,有了“前腐后继”的贪官,也有了佛山见死不救的惊人一幕。

铲除丑陋,是得像汪洋说的那样,使用“良知的尖刀”。比如,先拿利己主义这个“毒瘤”开刀吧!让我们一起抵制利己主义的扩张蔓延,抵制对利己主义的“活学活用”。再比如,向冷漠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个“怪胎”动手吧!让我们“拒绝冷漠,唤醒真爱”,用真爱颠覆冷漠。又比如,为社会信任缺失这场“病疾”看医生吧!让我们重建社会信任,消除社会存在的“狼来了”层出不穷的现象。

也许,解剖丑陋、解决道德问题,免不了法律和政治的帮忙,但道德“底线”的构筑,只能使用啥也不能替代的道德材料。“是”与“否”的道德底线,注定是那般的一清二白,没有丁点模糊空间。比如救不救一个生命垂危者,压根就不允许有任何犹豫和选择,即便时代业已嬗变,抑或其他。“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就是一条典型的道德底线,也是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丑陋的“刮骨疗伤”。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