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绿领巾”的创意必伤小学教育的“心”

www.fjnet.cn 2011-10-19 07:20  刘敬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10月18日西部网)

众所周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是红领巾。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那么,这绿领巾的“创意”代表着什么呢?在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这变了颜色的“红领巾”代表着学习成绩差生、思想道德素质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给学习不好的小学生贴上个符号,戴上个标志,对于要强的学生来说,还真可能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成为人生的转折点,而实现戴上“红领巾”。这正是当地老师的逻辑,“绿领巾的含义,就是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

然而,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能只看到其积极的方面,也要看到其负面的影响,并把积极影响与负面影响放到天平上仔细衡量,综合评估。你看,这种戴绿领巾的措施,在客观上,委实是一种歧视。小学生调皮捣蛋,是童心使然,并且,小学生心理不成熟,受到的歧视很可能影响一生,成为永不能抹去的伤痛。那么,小学教育,就要谨小慎微,就要全面把握,多鼓励,多爱护,想方设法,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看待这些孩子,要有长远眼光,不能仅仅因为当前学习成绩差、思想道德表现差,就一棍子打死,给贴上个标签。毕竟,小学生可塑性比较强,变化比较快,谁能保证,这标签的变化能赶上学生思想和表现的变化?

当然,谁都不会否认,当地教师的初衷是好的,没有哪所学校的老师千方百计的去歧视自己的学生。但好的目的并不一定代表手段的正确,并不能为糟糕的结果提供好的辩护。尤其是对于这些小学教育来说,单纯的依靠好的初衷来随意制定教育措施,不重视调查研究,走“主观主义”的路线,什么事情都“想当然”,就会有“黄领巾”、“蓝领巾”、“黑领巾”,学生脸上就会有五花八门的标签,那么,小学教育就真的伤不起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关爱下我们的孩子、鼓励下我们的孩子、少点歧视、少贴点标签,或许就能多培养些国之栋梁!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