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零时起,全国旅客火车票退票标准开始执行新规,退票费由原来每张车票面额的20%下调为5%,退票费最低为2元,其他手续不变。但退票费标准降低也使票贩子倒票的成本更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欧国立担忧:可能会加剧票贩子的倒票行为。(9月25日《新京报》)
退票费下调,减轻旅客的负担,这被民众解读为铁路抛却傲慢习性的第一步。但就这么个皆大欢喜的举措,专家教授们总能嗅探到隐藏的危机,可谓深谋远虑:按照欧教授的逻辑,下调了退票费,势必会降低票贩子的倒票成本,助长票贩子倒票活动的猖獗。
按照常理,欧教授的这一逻辑并没有什么问题,通过违法的经济成本抑制“黄牛党”的猖獗,或许也是种制约手段。但如果脱离了现实环境去研究问题,闭门造车的结果非但不能把板子打在票贩子的屁股上,反而误伤了广大旅客。20%退票费的担子压在民众身上多年,非但不见“黄牛党”破产歇业,反倒愈加猖獗,这样的现实,作为专家教授,岂能视若不见?
经济成本的制约并非打击和制约倒票活动的良药,这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而事实上,铁道部也想了诸多的办法,譬如实名购票、譬如限额购票……但都无法抑制倒票活动的猖獗。对于倒票痼疾,民间其实早有共识:那就是现有的铁路运力无法承受客流高峰的负荷。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客流高峰的运力问题,供需无法得到有效平衡,那么投机倒卖火车票的土壤就无法从根本上铲除。但是从铁道部的诸般政策来看,很多时候都有意无意忽视问题的实质,隔靴搔痒罢了。
除此之外,还有个常识供欧教授参考:无论是媒体调查,还是“黄牛”自曝的潜规则,亲自排队到窗口买票倒卖的投机方式,早就落后了。现在的方式,更多的还是与车站内部工作人员存在着暧昧关系,形成了利益链条。也就说,尽管票源紧缺,但是对于票贩子而言,票源或许从来都不是问题,原因便是“里面有人”。即便是不能全部倒腾出去,恐怕也不用担心,自然有内部进行处理,亏本亏不到票贩子的头上。如果明白这些,欧教授还会相信依靠成本手段制约票贩子这条路径吗?
- 2011-01-24铁路职工倒票,解雇后还需移送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