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论文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郑倩琳的硕士论文,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小光副研究员,日前受到解除副研究员聘用、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开除公职留用察看一年等处分。作为多年来因学术腐败受到如此严重处罚的全国第一例,当成为中国学界“零容忍”的一个范本。(9月22日《华西都市报》)
这一个案有多个亮点值得称道:川大接到举报后立即启动相关程序,而不是推诿迟延,责成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组织专家鉴定;专家鉴定结果,得到了李小光本人认可,并写出书面检讨;学监委认定是一起严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抄袭行为,遂给予了严厉处罚。看似有些不近人情,却也是从严治学的必然选择。
虽然,在我国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似乎一直没被重视,可在国际上,学术腐败则被看作学术自杀行为。因为没有“科研诚信”的人,就没有资格再做教授和科学研究。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前不久就因论文中图片造假事件,不仅将当事人王志国予以解雇,且关闭其实验室,冻结科研经费,并被永久取消资助资格。蒙大心脏病研究所主任塔蒂夫就表示,这事之所以重要,是因相关研究属于全球性课题,公布或发表的成果将由所有科学家共享,因此必须绝对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并达到了最高的科研水准。
科学家在科研中作假,无疑是监守自盗。可对于科研造假学术造假,我们此前十分宽宥。校方近年始终把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内部小事情”,官方同样是“大度能容”,似乎剽窃造假,无伤大雅,无害学术公信,无损个人学术荣誉以及高校尊严,结果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杂交水稻“汕优63”培育者、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被知情人公开举报其论文和专著抄袭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有关方面将举报调查结果在院士增选大会上公布过,讨论过。2007年底仍以超过2/3的票数当选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长城被指控剽窃之后长达7个月,所在的学校和他本人若无其事,居然荣任为社会学系副主任。如此是非颠倒的学术生态,令中国一些高校斯文扫地颜面尽失。
如此宽容,乃至纵容恰是学术造假剽窃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诚如一些国外学者所说,在中国有些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人依然做着院士、校长和教授,这是不可理解的。中国论文的被引用率较一些国家是很低的,对学术造假的不作为可能是原因之一。
邹承鲁院士曾直言:“光说是不行的,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我们就当学川大的“零容忍”。唯有如此,才能净化学界风气,唤回科研学术界良心,重建中国学术公信力,激活学研创新机制。
- 2011-07-212%的论文重复率有些“不合常规”
- 2011-03-03治理“论文交易”该从何下手?
- 2011-02-14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背后的学术造假
- 2010-07-07大学生论文解决宿舍吹风扇难题论证了一笔隐蔽的账
- 2010-06-01论文“宴”收让师德蒙羞
- 2010-05-11论文买卖已成产业让谁脸红?
- 2010-03-25对汪晖教授涉嫌抄袭论文不宜穷追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