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对骨髓悔捐别道德绑架
www.fjnet.cn 2011-08-08 09:19 秦宁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单纯的道德绑架,只会伤害道德。为了更大程度地鼓励人们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减少悔捐现象,应一方面强化人性化宣传、人文性关怀;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法律约束。

据央视报道,云南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小李,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5月,她被告知,江苏的一名白血病患者与她配型成功。但在采集干细胞的过程中,因为医院器械故障,采集被迫中途停止,之后,小李拒绝再次采集。

小李突然变卦,让人始料不及,也让公众心态复杂。有人对小李道德绑架,认为此举不啻于置患者于死地。道德绑架并不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原则就是无偿、自愿,小李有捐献的自由,也有放弃的权利,如果动辄挥舞道德大棒,以后谁敢捐献?也有人炮轰医院预防不周,如果不是器械故障,何来小李的拒绝采集?器械故障确实难以预知,正如电脑突然死机一样,有时很难避免。此外,有人对该事件中某记者的威胁表示了微词,因为当小李拒绝再次采集时有记者扬言,如果不捐就曝光,这加重了小李的恐惧和抵触心理。此时此刻,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最无辜,危在旦夕。

如果将视野放得更寥廓一些即可发现,小李的悔捐并不是孤例。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骨髓初配成功后,志愿者的反悔率达20%。不独国内,发达如美国同样存在志愿者“临阵脱逃”的现象,不完全统计,反悔率也在20%以上。另据统计显示,全国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只有128万人,仅占总人口的0.098%,如果有人动辄反悔,确实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客观上也折损了社会公信。

但单纯的道德绑架,只会伤害道德。为了更大程度地鼓励人们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减少悔捐现象,不妨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强化人性化宣传、人文性关怀。不少人不愿意或中断捐献造血干细胞,一大原因就是对捐献缺乏了解,而目前相关选择既不够真实全面,也不够细致入微、体贴入心。多一些人性化宣传,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捐献者的恐惧心理。此外,建立并完善对捐献者的精神褒奖、物质回报制以及定期跟踪制,比如像献血制一样捐献者家属可免费优先使用造血干细胞,则有利于提高捐献者的积极性,减少阻力和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法律约束。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法律规范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行为,捐献者想反悔就能反悔,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有时连道德义务也不必承受,如果出台《骨髓移植条例》,或许可以有效纾解悔捐困境。正如有学者所称,有了法律层面的保障,就能对捐献行为的法律性质、法律效力进行规范,对医院、患者、捐赠者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让善心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本报特约评论员秦宁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