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为什么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题目。记者用亲历和采访表明:死板、做秀、玩花活,这些词汇与现今大城市落后的课堂教学相联。反之,大量活跃的样本来自农村和乡镇的课堂改革。(据8月3日《中国青年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月份召开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众多案例来自中小城市、乡镇的普通中小学校。与之对应的是,大城市学校和名牌学校的缺位。山西吕梁山区一位优秀的一线教师到北京学习参观认为,去北京有名的中小学参观学习,总觉得他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比我们那儿还陈旧落后。说是自主课堂、启发式教学,其实只是形式而已,老师其实还是在满堂灌、一言堂。
为什么在这场变革中,大城市会缺位,名校名师会缺位?原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成绩下降了,教育主管部门不饶,家长不饶,孩子的前程更是耽误不起——重重压力之下,名校名师们不愿冒险,加之他们没有一些农村学校渴望绝处逢生的现实困境,延续过去的教法,省时、省力、稳妥。总而言之,养尊处优,力保江山。比如,以北京为例,许多名校从山东、河北、湖北、湖南等地挖来了一批优秀教师,甚至是特级教师,这些老师被挖来后的职责其实只有一个:提高高考分数,提高“北清率”。用高薪、房子、北京户口换来在北京工作的机会,这些老师只有兢兢业业,哪敢有丝毫冒风险的尝试?
像文抄公一样,摘其要为我所用。窃以为,这都是教育政绩惹的祸,教育GDP跟教育行政长官的帽子是一体的。设身处地,在当前官员升迁其实就是GDP说了算的情况下,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决策都是围绕这个指挥棒进行的。尤其在城市,重压之下,一个小气候群里,校与校互为争锋,甚至不择手段,一个直观的结果就是,校长升迁,教师得利。所以,不得不承认,尤其在大城市,教育职业者也在分层,在形成自己的既得利益。比较明显的怪胎是,市管学校普遍优于区属学校。哪怕是教师的晋职,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教育系统内,GDP很彪悍;到了政府系统,教育政绩更是比天还大。主管教育的副区长,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小升初、中考时想方设法掐尖、揽才,用奥数、英语等各类成绩来考核好学生;高考环节,则是争的是“北清率”(考取北大清华的比率)。
这都脱离了教育的常态化。照常理,义务教育的九年,学校就跟天堂一般,学生无拘无束地学习,也无拘无束地玩耍,教师更是无拘无束地教学相长,比来比去,教师最优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听着好听,但是多年来,这话极具讽刺意义,因为,苦的就是孩子,穷的就是教育。如今,幸福的孩子哪里找?屁颠屁颠做老师的有几何?
当然,必须承认,随着教师金饭碗的珍贵,依照我们的潜规则,倒是有相当多的“关系户”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并没有表率的作用,倒是纷纷跳槽,而且一跳一个准,令人心如死灰。
这样一来,名副其实的教改,只能到出门看大山、夜晚听风声的农村学校去看风景了。请问,还有比这更大的悲哀么?
- 2011-06-30莫让南科大教改成为“一个人的战役”
- 2011-06-30南科大的教改之路不能埋没学生的声音
- 2011-06-22给南科大教改多一点呵护
- 2011-03-03南科大试验为大学教改“摸石头”
- 2010-12-22南科大 值得期待的教改先行者
- 2010-08-27中国教改不妨从改革教材和考试内容入手
- 2010-06-06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会成为教改契机吗
- 2010-03-12从审批新兴专业谈教改思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