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给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可是,当它们一旦“翅膀硬了”,却纷纷“飞”离泉州,这的确是一个让政府尴尬的现象,也是困扰城市的一个严峻课题。
从表面看,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就“见异思迁”,寻思着把总部迁往一线城市,只留下一些没多少含金量的加工厂,显得“不够意思”,有点“忘恩负义”,但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政府,出在城市管理者。
民企何以不约而同地闹外迁?一个重要原因固然是所在城市的“空间”、“档次”不够,制约了总部的进一步扩张,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不用说企业业主,就是一些中层管理人员,都觉得所在城市的品位已经跟自己的身份和追求不相称,于是便纷纷萌生去意。
作为城市管理者,此刻当然觉得可惜,这些总部一旦迁走,将失去庞大的税源收入,而问题恰恰可能就出在这儿,我们当初倾心、尽力扶持、鼓励这些企业的发展,目的就是看中它们可能带来的GDP和税收收入,从而为城市的政绩带来荣耀。但我们在给资金、给政策的同时,却忽视的城市的建设,至少在这方面显得相对乏力和投入不足。
因此,当城市发展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步伐时,这些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的企业,要求高了,眼界宽了,难免会用挑剔的眼光去打量城市现有的格调、品位、素质和公共服务。这就警示我们的城市管理者,支持企业发展,不能只盯着可能带来多少GDP,只顾收取多少税款,而必须着眼长远,从“筑巢引凤”到“美巢留凤”,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让城市更有魅力,能够给投资者、创业者和广大市民增强归属感、自豪感,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民企总部竞相外迁现象,有专家提议给纳税大户发贡献奖,笔者不敢苟同。这些萌生去意的民企,如今未必在乎金钱奖励,他们更在意的是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步伐,让城市更美、更开放、更有个性,能够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更为给力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不但要放水养鱼,还要把池子进一步做大、做美观,更要不断改进池子里的水质,才是关键所在。当然,这不只是一个泉州面临的课题。
- 2011-03-09国企民企都对“家长”不满?
- 2011-02-23央企的某些气质民企不学也罢
- 2010-11-05涨薪 民企责无旁贷
- 2010-11-03低碳化生存让民企与世界接轨
- 2010-10-15靠逃税生存的民企何来幸福感?
- 2010-09-29国美启示录:民企成长代价不菲
- 2010-08-31民企500强不敌两央企折射了啥
- 2010-08-31制造业民企投身房产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