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的动物有个特点,得了好处时,头领优先,随从次之,最后才轮到老弱病残。这大概也算“阶级性”吧。根据历史知识,我们国家在1949年以前,就是阶级社会,那时候连马路都是要让官老爷先走的。当然,后来人民当家做主了,做了主人后,老百姓当然有权利优先得到好处。从理论上说,我国的困难群众今天还是理应优先获得好处的主人。
然而浙江苍南县的困难群众们,最近可能会产生回到旧社会的错觉。那里推出了850套限价商品房,在房价高企的今天,这既是一笔天大的好处,也是一笔紧张的资源。不过,这好处的9成已经被当地的公职人员优先拿走了,据说原因就是“房源紧张”。因为少,所以要先分配给县乡镇的公务员们,作为理由很牵强,但其中的逻辑一点也不牵强。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限价商品房政策的目的是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需求,政府干预、市场运作。在苍南县,政府干预已经从政策意义转化为实际行动,市场被踩在脚下,困难群众只分到了50套限价房,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那就是“权力自肥”。
按照当地房改办官员的说法,“先解决公职人员,老百姓属于第二批”。这话可谓数典忘祖。北宋士大夫范仲淹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常常被各种官员拿来在公开场合自勉,然而在苍南的例子里,这样的抱负显然已经成了弃物。任何主张平等和秩序的社会里,如何分配紧张资源,往往最能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运用公平合法的手段,达到利益的最优配置,使反对声音最小甚至没有,才是上佳之选。这里的最优,是指缓和了当前矛盾,决非无视矛盾甚至激化矛盾的做法。苍南县的方案,肯定不能称为“缓和矛盾”,因为我们听到,当地群众正在普遍质疑:安居房为什么成为苍南县各机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的“福利盛宴”?道理很简单,无平等的胸怀导致先后失序,缺秩序的观念造成忧乐无常。
苍南县的限价房分配方案,“是自己定的”,也就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研究没研究这个不好说,但决定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如果真的研究了的话,就会发现关于限价房的政策几年前就摆在那了,当地领导们怎么又会自己定一个方案出来?而那50套用于拆迁安置的限价房终究还是留得底气不足,指望这点房源能够扑灭拆迁户们的怒火,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用来遮羞是肯定办不到的。这份方案既没有廉耻心更没有同情心,坏事不肯做绝,好事蜻蜓点水,好比裸身游街的皇帝。
这还不是最有意思的。当地主管部门承认,因为“申报对象争先恐后”,而不少乡镇把四套班子领导成员直接报了上去,结果 “引发了矛盾”。这个矛盾来自9成限价房的受益群体,即“公职人员”。但和老百姓眼巴巴的等待相比,这个矛盾是不能不解决的,因为不解决的后果就是鸡飞蛋打,大家都分不到。狮群分享猎物若产生矛盾,往往通过争斗解决,爪子利、牙齿尖的最后雄霸美味盛宴,这是动物的解决之道。而苍南县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争先恐后”之下,不少乡镇采取了工龄加职位的分房法——在我们的公务员体系中,通常是工龄代表资格,职位挂钩权力,这当然可以顺理成章地让“四套班子”成为雄狮,令余者雌伏。
中国地大物博,但是架不住13亿人一起来分,于是就会有先后、多寡和优劣之别。这是客观现实,容不得我们回避。但小小的苍南县850套限价房分配就已经使当地官员直呼“我们没这么大的能力”,未免不是一句谎话。因为“能不能”和“想不想”虽然在主观上泾渭分明,却常常会造成同样的客观结果,于是便会被某些人拿来敷衍搪塞,所以我们这儿有些信息就不能公开,有些调查会不能进行,有些真相就不能澄清。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某些官员总是这也不能、那也不能,而在利益之前却争先恐后,他们还适合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吗?
- 2011-06-16“保障房让干部先分”为何如此坦然
- 2011-06-16权力公吞保障房已肆无忌惮
- 2011-06-14保障房建设 当“死任务”遭遇“攻坚战”
- 2011-06-10低成本不是劣质保障房的借口
- 2011-06-08保障房“瘦身” 偶然还是必然?
- 2011-06-08逃避保障房建设的理由
- 2011-06-08保障房刻名,不是纪念是监督
- 2011-06-07缺钱问题没解决,保障房怎能不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