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时政观察> 正文
日本最大的灾难是灾难常态化
www.fjnet.cn 2011-04-12 08:23 余永胜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日本“3·11”特大地震到今天正好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截至4月7日,日本发生里氏7级以上余震共3次,6级以上余震多达66次。大震过后发生余震本属正常,但此次余震之频之烈,都属罕见。日本地震危害之甚,由此可见一斑。7日的强震再次警示人们,强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发生事故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今后如再遇强地震,此类事故仍难保不再发生。

如果说余震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话,那么日本面临的新地震无疑更令人恐惧。4月7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日本东海、东南海、南海和宫崎县近海都有可能发生连锁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达到里氏9级,并将形成长达700公里的断层。今后30年内,日本东海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87%,东南海为70%,南海为60%。一旦地震发生,四国岛西部沿岸和九州太平洋沿岸的晃动幅度将达到原先预计的1.5倍,海啸高度将达到5至10米,是设想的1.5至2倍,到时,西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都将受到海啸袭击。由此带来的灾难无疑将是深重的。

不仅如此,日本气象厅8日晚还发布警告说,日本有20座火山因受大地震的影响变得活跃。从历史上来看,大地震发生后几个月,发生火山爆发已经有多起先例。1707年的宝永大地震,就在一个月后引起了富士山火山喷发。日本气象厅特别提醒相关部门注意防范火山喷发灾害。

诸如此类的事实表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日本将面临大型地质灾难常态化的困境。这样说,不仅因为日本近期的灾害频繁,更有深层的科学依据。从地质学上说,日本列岛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抬升的结果,这使其正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而且是地震最为强烈的地区。这里不仅集中了大量的浅源地震,而且中源、深源地震也很活跃。结果,日本列岛的地震不仅次数频繁,而且烈度很高。“3·11”特大地震的震级高达里氏9.0级,为人类地震观测史之最。地震引发的地壳变动,使日本岛“部分沉没”,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从历史上看,日本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就先后发生过关东大地震、坂神大地震等特大型地质灾难。至于18世纪的宝永大地震,虽然当时没有现代观测手段,确切震级不详,但从破坏程度来看,一般将其认定为里氏9.0级左右,与“3·11”特大地震相当。

毫无疑问,面对地质灾难常态化困境的日本,不但经济复苏困难重重,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日本衰落”的转折点。从世界历史上看,1755年的葡萄牙大地震,导致首都里斯本三分之一的居民遇难,葡萄牙从此走向衰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就以这次日本“3·11”特大地震灾难为例,震后的首次经济观察家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经济景气指数创200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毫无疑问,再强盛的国家,再坚忍的民族,如果经常遭受大型自然灾难的折磨,也会元气大伤。何况日本还是一个人多地狭、资源高度匮乏的岛屿国家。

也许有人会说,日本民族已经在他们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几千年,自古以来都是地震频繁,但日本依旧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如今日本的国力远非过去能比,抵御灾害的能力无疑更强,所以自然灾难不足以逆转日本的强盛之路。

这个说法的问题在于没有看到现代与古代的差异。毫无疑问,现代社会的富裕发达是古代无法比拟的,但在自然灾害面前,其实比古代更脆弱。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依赖性极强的“互助性”社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瘫痪。而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的相对独立性较强,自然灾难的后果往往具有“板块性”特点,亦即被局限在特定范围内。如果“3·11”特大地震发生在古代,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小得多。至于地震引发的核事故,不要说是古代,就是倒退几十年,也不会出现。显然,同样是面对自然灾难常态化,现代日本遭受的打击要比古代大得多。因此,以日本能够从古代的东瀛小国一跃成为现代世界的第二经济强国,来论证即便灾难常态化也不会改变日本的发展进程,这是站不住脚的。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