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民生巷议> 正文
“暴力慈善”孕育不了真正的公益文明
www.fjnet.cn 2011-03-22 09:14 时言平 来源:重庆时报 我来说两句

汶川地震之后,只要有陈光标出现的公众场域,必定引来公众和媒体的聚焦。盛名之下,难免招致各种评判议论,更何况,陈光标这种“高调的慈善”从道德情感上而言本身就存在着商榷的余地。

近日,云南盈江地震救灾现场,公众再次看到“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发钱的身影。但其派钱后与村民举钱的合影引发公众争议。面对自己的慈善行为被定义为“暴力慈善”,陈光标凭着“无限的心理承受能力”,在3月20日北师大公益研究院主办的一个研修班上回应:“我觉得‘暴力慈善’这个定位非常好,因为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必须要用‘大暴力’去推动。”(3月21日《京华时报》)

从陈光标的回应来看,并不像他自己所说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无限的”。“‘暴力慈善’定位非常好”、“中国需要我的‘暴力慈善’”甚至能让人读出另一番味道:在中国慈善事业尚未成熟的前提下,无论怎么高调甚至引起公众心理的不适,这个社会都是欢迎这种“暴力慈善”的。简言之,也就是只要有能力慈善,慈善的实施方式并不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是拿出钱来扶贫济弱,便是社会公德心和道德感的体现。至于方式方法,无论是通过慈善机构还是亲自发钱,都不是最重要的:壹基金的模式是慈善、陈光标的高调是慈善、曹德旺的苛刻同样也是慈善……但,慈善难道仅仅就是物质救济吗?恐怕人们对慈善救济的理解正是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暴力慈善”才会有发轫的空间。

慈善是一种布施,但前提是发自内心关爱,否则便容易异变成某些财富阶层换取道德优越感的资本。“慈善暴力”的上演,甚至陈光标大言中国需要这样的“暴力慈善”,实际上只是停留在贫困人群物质救济的层面。慈善行为又称为“献爱心”行为,捐款捐物只是一种行为,并不能算是一种态度。陈光标让受捐者高举钞票跟自己合影,一方面,物质上的救济确实算是慈善的行为,可另一方面,恐怕难免有炒作、作秀的私心。不是道德太苛刻,慈善最重要的前提是内心的虔诚,以及对贫弱人群的尊重。“暴力慈善”显然是把这种虔诚和尊重剥离出来,只是纯粹的物质输血。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