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消费侵权,为何要替商家"隐姓埋名"?
www.fjnet.cn 2011-03-15 10:26 莫送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速递变慢递办证来不及,旅行社却说是自身原因,不退游费;业主违章搭盖的“复式”,中介却拿来忽悠人;验车时就发现问题多多,车行还不让退;食客在酒楼跌倒致死,酒楼也要担责……近日,福州市消委会公布去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涉及旅游、房产、车市等行业。(3月14日《海峡都市报》)
福州消委会曝光的这十大典型案例,很给力,看到不法商家被严惩,消费者很解气。美中不足的,涉及到的违规商家,大多没有公布具体名称,而是笼统的用“某公司”、“某车行”、“某中介”、“某酒楼”代替。
消费者看了,不清不楚,究竟是哪一家公司,哪一个品牌侵权,如坠云雾。人们不免纳闷,为什么要遮遮掩掩而不是全面曝光呢?难道,要为侵权商家讳?事实上,公布维权案例时,为侵权商家“隐姓埋名”,似乎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则。
其实,直接“指名道姓”,公布商家具体名称,既可以督促商家提高自觉自律,也能提醒消费者,对这些具有“前科”的商家,提高警惕,同时,还可增加十大案例的震慑力。此外,如果商家真正把消费者视为上帝,那么,他们是欢迎这样的曝光和揭丑的。不怕丢丑,怕的是知错不改,一错再错。
监管部门,无须为商家讳,哪个品牌,哪个公司,直接指名道姓,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及选择权,威慑不法商家,彻底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愿,来年3.15侵权案例,没有那么多的某公司、某中介、某酒楼!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