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透露,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适婚青年男女的单身率已经超过了三成。当下,全国约有1.8亿名适龄未婚青年。若加上为之操心、帮衬的众多当事人父母,则约有多达几亿的中国人,正在不停地为自己或儿女能寻找到合适的伴侣而忙碌。春节、国庆节假期,更是相亲最紧张的时段,不少单身青年甚至要“赶场”相亲,以至于单身网友诙谐地调侃自己“不在相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去年,甚至被一些人称为“相亲年”。近期微博上如火如荼的“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行动,也被幽默的网友生发出“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青年”构想,于是乎,一张张妩媚动人的大龄女青年照片,被一一张贴在微博上,广为流传。这些美丽的女青年似幽怨似玩笑的面庞,让人哭笑不得。
相亲,这个原本含蓄被动、私密性极强的个人行为,被放大到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公园里的“万人相亲大会”上,大张旗鼓,且被多方接洽,多层次探讨,成为令全社会都聚焦关注的大问题,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应接不暇。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希望借助于多种方式、多个平台,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伴侣;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大龄未婚青年、尤其是大龄未婚女青年的婚恋眼光越来越走偏,越来越挑剔。毋宁说,正是由于这样的女青年的日渐增多,才造成了适婚年龄的男青年频频“练单”,越来越找不到合适的或比较合适的“对象”。
我这样说,并非是鼓励或暗示婚姻的可以凑合、应该凑合,恰恰相反,婚姻是最不能凑合的事情。这不仅是对自己、对对方、对两个家庭负责任,也是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想探究的只是,婚恋越来越难、相亲越来越多,“剩女”、“剩男”越来越让人操心,以至于社会要分出很大一部分资源来解决这个现实问题,这与当下社会人们普遍心态浮躁、过于崇尚、追求物质、拜金主义盛行以及“神马都是浮云”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家新闻社聚焦“相亲”的标题是:《国人相亲方式渐趋多元,婚恋观嬗变折射时代变迁》(2月22日中新网),应该说,这个略显中性且习以为常的概括,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是否经得起我们的深究细问:我们的婚恋观究竟有了什么样的“嬗变”?折射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 2010-09-26“优质女”婚恋观门当户对 不一定对
- 2009-11-26理性看待80后青年的婚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