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农产品价格不应打压
www.fjnet.cn 2011-02-12 10:28  叶檀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通胀加剧突显一个传统的矛盾:支持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人认为,此举是控制通胀的必要之举;反对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人认为,抑制农产品价格是剥夺农民收益补贴社会,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不公平之极。

山东省农业厅挺身而出为农民代言。经过近期对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后,该厅认为山东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扬态势,但也“反映了农产品价值的回归”,社会应该理性看待,切忌“过急打压”。

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多种理由,人工成本上升、气候灾害、物流成本上升都是理由,但所有理由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农产品价格上升,根源是货币发行量过大。

2010年绿豆等农产品价格上涨,都是金融品价格上升的结果。从2009年开始的货币发行量疯狂上升在2010年表现为期货市场的小品种农产品价格上升,如绿豆、生姜等小品种农产品。在小麦、玉米等大品种农产品价格上升前,具有金融属性的小品种农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上升,此后,随着全球货币宽松预期,小麦等大品种农产品价格上升,由此推升全球新兴市场通胀预期。无论是芝加哥期货市场,还是中国的郑州期货市场,毫无例外地显示出金融市场对农产品价格的主导作用。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产品价格上升并不是农业本身的作用,而是过于宽松的流动性作用于农产品市场的结果。我们在宽松的流动性作用下,却希望农产品价格能够下降,无异于希望拔着头发离开地球。脱离货币政策让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低位,是计划经济色彩在新时代的表现。

农业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人力资本、农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节节上涨,在此背景下,不可能奢望农产品价格维持在计划经济剪刀差时代的低价位。因为,这意味着农村持续贫困,更意味着农业生产还在维持三十年前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格局。中国的经济变局若被土地绑定,工业时代就无法到来。

当然,在中国目前的CPI结构下,农产品价格无节制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预期恶化。国际上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有现成的道路。如果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就应该给农民补贴,如果不抑制农产品价格,农业就应该走市场化之路。

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经济体的情况看,政府补贴是抑制农产品价格上升的不二法门。如美国为了维持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保持国际竞争力,以政府补贴的方式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使得农产品相对于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下降。这会使农业工人的工资率下降。为了维持农业生产,政府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补贴。其他经济体的情况大同小异,为了维持农业,各国均进行大规模补贴,这也是国际贸易谈判无法进展的根本原因。

只有两条道路解决农业的市场化问题。一是彻底放弃农业,从具有优势的农业经济体进口农作物。所有考虑经济安全的大国都不会选择这条道路,以免被他国扼住经济发展的咽喉。另一条路则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政府补贴,占据全球市场优势。

我国不可能放弃农业,政府补贴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惟一出路,应如山东农业厅建议的那样,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物流成本,让农产品价格跟得上CPI上升的步伐。最后,应实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补助,让仍然坚持在农产品市场的人可以过上中产阶层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