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星闻码头> 正文
国人缘何对李娜爱恨交加
www.fjnet.cn 2011-01-31 07:36 王学进 来源: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我是网球盲,却从头至尾看完了李娜与克里斯特尔斯的决赛,并且注意到比赛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比赛进行到第二盘3-3最紧张的时刻,李娜走到英籍主裁判艾莉森的旁边,低语着什么。赛后媒体曝光,李娜对裁判说的内容是:“你能不能告诉现场的中国人不要教我怎么打球么?”(1月29日新浪体育)

哦,原来如此。因为当时中国球迷的“打败她”、“冷静下来”的加油声干扰了她,她才向裁判投诉球迷。可怪的是,就是这么一则很正常的小插曲招来了众多网友的指责,有的则将她发表获奖感言时不说中文而说英语与没表达对祖国的感谢联系起来,一并指责说:“今天才知道,李娜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家不要为她费心神了,人家打的是职业赛!只为奖金,大家明白了吗?”不一而足。

李娜在中国体育界绝对是个另类。一则她的运动成绩给国人脸上增了光,人们不吝用最美好的字眼来赞扬她;另一方面她的心直口快,不给球迷面子,又伤害了某些人的感情,真个是让他们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此种复杂感情,最好不过地说明了很多国人看待竞技体育始终不能摆脱为国增光的老观念。他们一厢情愿地把李娜在内的所有中国运动员的拼搏和成功都归结到报效祖国上,故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到场为运动员助威呐喊也视为爱国之举。基于此,他们必然要求运动员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中文,并且首先要表达对国家的感激之情。哪有像李娜这样的,只说“谢谢观众、谢谢赞助商、谢谢团队、谢谢老公姜山”的,这也太不像话了吧?

我们要问,李娜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规矩,言不由衷地表达感激呢?网友有所不知,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的网球管理体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曾经的“国家培养、国家管理、为国争光”的“举国体制”转到了运动员“自我培养、自我决策、自负盈亏”的“单飞体制”。运动员需要自己出钱雇教练、体能师、医生,所以必须找赞助商,找不到赞助商,连服装、球拍、球拍穿线的钱都没有,更遑论其他的了。正因如此,当李娜在澳网半决赛获胜后回答主持人 “当她遭遇世界第一沃兹尼亚奇的赛点时,是什么东西激励了她继续战斗”的提问时,她才会直言不讳地说:“奖金!”

现在,李娜终于站到了澳网决赛的赛场上,第一次证明了黄种人也能在白种人占据的网球场上傲视群雄。这不是“举国体制”的胜利,而是“单飞制”的胜利。李娜说了感谢谁,跟爱国不爱国没什么关系。当玉树地震发生后,她把自己马德里皇冠赛杀进8强的奖金全部捐给了灾区,接着又捐出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全部奖金。一年下来,总数接近150万元人民币。她尽到了一个职业运动员应尽的社会责任,这难道不是爱国?

李娜的成功和为人证明了一点,竞技体育并非只有“举国体制”这华山一条道,也并非体制内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才爱国,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适合运动项目的培训机制,譬如网球就是一个典型的个人项目,“单飞体制”更符合这项运动的规律。这样一些现象,其实也能还原竞技体育的本质,还有人的本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