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我们的餐桌上只要“喜具”
www.fjnet.cn 2011-01-11 07:25  少山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市民陈依姆在家乐福宝龙店购物时,发现店内一批正在出售的大米呈黄绿色,凑近一闻还有一股霉味。(1月10日《福州新闻网》)

在这个假货、山寨货泛滥的现实社会,一批发霉的大米真的不算什么,至少比那些地沟油、苏丹红之类的“毒物”安全得多。此事尚有评论的价值,是因为它出现在大卖场“家乐福”。

各类大卖场之所以生意欣荣,除了其价格低廉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相信其“品牌”的力量,民众相信在里面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之前,厦门大润发“挂羊头”卖猪肉,曾掀起一场猛烈的舆论风波,如果是一些街头小贩“挂羊头”卖猪肉,民众可能见怪不怪,至多自认倒霉而已,卷不起多少的“舆论风波”,但见到一贯信任的大卖场,竟然也参与了造假的“潜规则”,这种感觉有如身上仅有的一条裤衩被人扒去,让人恐慌不已。

此次家乐福贩卖发霉大米,相关负责人解释了原因,说是进货量多,无法一一拆包检查,也可能是自己储存不当导致大米发霉。售后服务态度还算可以:承诺可以到商场退货。

被顾客投诉后,能拿出诚意十足的处理方案,也算是修补了一下自己的“品牌形象”,比起那些事后“翻脸不认人”、“恶人先告状”的商家,是厚道了很多。但笔者注意到报道中一个细节:记者询问发霉大米是否能买,对方点头认可,当记者提及“这些米似乎有股发霉味”,该服务员即刻提醒“你最好还是买旁边那几种贵的”。从服务员的话语转换中,我们可以判断:该服务员是知道这些米有问题。既然知道了,为何不上报上级部门?或则,是上报了,但上级部门“漠然视之”?继续推测下去,怕是会更伤家乐福的“心”。但有一点很清楚,家乐福的管理尚有漏洞,希望能得以改善,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以免“形象”受伤。

任何商家,如果想走得更远,都不要去戏弄消费者,乃至“检测”消费者的“抗毒”能力。年关将至,食品安全问题尤显重要,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力度,让中国民众的餐桌上出现的都是“喜具”,不能有“悲具”!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