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的不是大楼,是价值观!
作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现代建筑中的新品种,摩天大楼的近亲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水晶宫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1851年作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厅的水晶宫头一次大量采用了铁框架与玻璃,并且运用了标准化的建筑方法,成为现代建筑的开山之作。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修建的埃菲尔铁塔则第一次使结构科学运用于建筑,让设计师不再受固有模式的束缚,可以任由发挥。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设摩天大楼所必须的电话、电梯、供暖等设施不断完善,摩天大楼的时代即将来临!
1873年,英国建造了“高达”269英尺(82米)的早期摩天大楼米德兰大旅馆,当时众多的英国建筑师们已经开始梦想着自己的摩天大楼,梦想着欧洲必然将从摩天大楼的摇篮变成圣地。
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永远都让人在无限惊讶之后顿生无穷感慨:至高无上的维多利亚女王认为摩天大楼粗俗的外表影响了伦敦天空的优雅,颁布了高层建筑法令,终结了英国的摩天大楼运动;与此同时,欧洲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出于各种理由限制摩天大楼的发展。弥漫着浓郁精英主义文化气质的欧洲自然无法忍受摩天大楼这种惊世骇俗的建筑。巨大的钢筋骨架像巨兽一般矗立在城市之间,这在傲慢的欧洲人看来和噩梦无异。
欧洲抛弃了摩天大楼,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拥抱了它!对于19世纪末的美国来说,还有什么比摩天大楼更能满足自己蓬勃的雄心呢?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天翻地覆的变化之中。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接近全球工业总产值的1/3。伴随经济爆发式增长而来的是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在城市建设大潮中,芝加哥和纽约成为了摩天大楼建设的中心。
1876年的芝加哥还是一个边境城市,吉卜林曾经这样描绘“一个繁忙的养兔场……满是谈论金钱、行为粗俗的人”。1877年的芝加哥大火将大半个芝加哥城化为灰烬,正是在这场大火之后的芝加哥重建运动中,孕育出了建筑史中的“芝加哥学派”。一代摩天大楼之父沙利文走上历史舞台,发出了摩天大楼诞生的宣言书:它“必须高大,每个部分都必须高大,必须体现高度的力量。它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样的摩天大楼必然是每一个部分都令人骄傲的,它必须高耸入云,令人兴奋不已。”
1885年,“高达”54.9米的家庭保险大楼落成,摩天大楼第一次由人们的幻想变成现实。随后,芝加哥和纽约开始了“摩天大楼之都”最终的角逐。有意思的是,芝加哥又是由于通过了高层建筑的限制法令使它将自己的优势拱手让给纽约。而在通往“世界摩天大楼之都”的征途上,大都会纽约再无敌手。
在那个时代,摩天大楼几乎成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水岭,成了创新者和颠覆者的身份证。用现在最流行的话来形容──他们盖的不是大楼,是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