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一款名为《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小游戏迅速红爆网络。游戏开始后,不断有拆迁人员冲向“钉子户”的楼房。玩家每打倒一位拆迁人员,可获得相应的金币奖励。游戏共有六个常规关卡和一个生存模式关卡,随着关数增加,难度也越来越高,会不断出现新的拆迁队。(9月15日《新快报》)
记得德国诗人和剧作家席勒曾提出一种游戏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
从“偷菜游戏”到“植物大战僵尸”,从“山寨葫芦娃”到“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每一款游戏都承载着国人挣脱精神与物质双重束缚,追求理想和自由的希冀与憧憬。然而,理想纵然丰满,现实却太骨感。“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本质不过是理想与现实的一次交锋。
或许,你我无法感知拆迁队的“雄纠纠气昂昂”,也无从体会“钉子户”的“耍赖与无奈”。但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钉子户大战拆迁队”背后投射的一丝寒光:当权利无处安放,当声音无人倾听,“钉子户”只有用暴力进行维权。
在游戏中,“钉子户”每人都有各自的“法宝”:长枪,燃烧瓶,拖鞋,杠铃,弹弓,炮仗。拆迁队方面,有光着膀子、手持双刀,有身着制服手里端着铲子,有骑着钻头一路跳,有骑着自行车,还有开着大吊车甩铁球的……整个游戏,并没有“意见交换”,也没有“谈判桌”,有的只是你死我忘和鱼死网破;并没有“和谐双赢”,有的只剩“胜者王败者寇”的“丛林法则”。
这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一种群体心理积聚!这是多么危险地一种价值导向!或许有人会说我杞人忧天,但是作为一种真实的生活反应,通过游戏的确能洞察一些生活细节。“偷菜游戏”正受热捧时,不是也上演了真实版的“偷菜”案例吗,不是也导致了一些情感的断裂,家庭的破裂吗?
所以,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钉子户大战拆迁队”。而是这款正被热捧的“年度游戏”所传达的暴力维权的色彩,还有那些阻碍权利表达路径的行为。正如一些网友的感叹:“很有意思的游戏!打死拆迁队!”、“悲哀啊,维权诉求居然要靠这种方式!”、“百姓的悲哀,社会的悲哀,其实是某些权力机构的悲哀”。
我一直在猜测,沉溺玩耍“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游戏的网民究竟是什么社会角色?是一群遭受过拆迁队“轰炸”的“钉子户”,还是那些尚有充裕时间上网的城市白领;是生活在胶囊公寓或集装箱公寓的“月光一族”,还是遭受生活成本和压力渐大的中产阶层?不过现在转念一想,这些似乎都已无关紧要。庆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已或多或少,或同情或悲悯地听说了“钉子户与强拆队的故事”。
而那些仍然疯狂咆哮在百姓屋顶的铲子和大铁球,那些权力机构的协调失效和谈判无果,将注定放纵这种暴力维权心理的无限蔓延。
- 2010-09-16《钉子户大战拆迁队》何以风靡网络
- 2010-08-19能否把“钉子户”当棵“树”
- 2010-07-21尊重私有产权是解决钉子户问题的基础
- 2010-06-21且慢为北京的美式钉子户叫好
- 2010-05-19钉子户“流氓对强盗”是怎样炼成的
- 2010-05-05公务接待不公开 政治文明的钉子户
- 2010-05-04“钉子户”硬不硬取决于背景够不够深?
- 2010-03-23钉子户曝光官员劝拆录音 在中国你说不拆肯定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