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职学校招生,本来不应是初中教师的任务,但在河南省禹州市向初中分摊中职招生任务的做法,禹州市教育体育局已实施多年。在这种“惯例”下学校又将任务派发给了教师,并与教师的奖惩挂钩,使一些教师被迫成了职业学校的中介人。当地一位老师说,学校领导称为禹州职业中专推荐学生是市教育局领导提出的“政治任务”。(《中国青年报》8月23日)
鼓励支持职校教育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是件好事,但是强行要求全市老师“不务正业”的去拉生源,将招生任务与教师奖惩强行挂钩就十分荒谬了,而最荒谬的则是如此明目张胆的摊派行为竟然还上升到了“政治任务”的高度,让人愤慨不已。其实这种职校招生的政治任务,说穿了就是一种唯上不唯下的讨好和取巧。至于学生和教育真正的发展,在变味走样、重若千钧的“政治任务”面前,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实际上,禹州市的做法只是冰山一角,其把摊派变成“政治任务”并不是个孤例。在很多地方,“政治任务”的提法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有的把捐款当成政治任务,有的把读书学习当做政治任务,甚至有的把灾区农民住别墅等当成政治任务……政治任务变得越来越多,让很多人糊涂了,究竟什么是政治任务?这恐怕没多少人能说得清了。
其实,“政治任务”到底是什么任务,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浸淫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般都明白何以要与众不同地贴上“政治任务”的标签:有“看官下菜”的“政治任务”——来的领导级别越高,要求越好;有“看民出招”的“政治任务”——反对的阻力越大,任务的级别越高越急迫。诸如此类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甚至成了一种办事潜规则和官场经验。
这也就可以解释一些官员为什么对“政治任务”情有独钟了。因为很多事情一旦上升到政治高度,那就好办多了。就拿这起事件来说,一旦上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那么其他的都应当服从这个,违反义务教育法也好,伤害了XX的利益也罢,这都不要紧,因为这是政治任务。在任何时候,政治任务都是最重要的。这样,不仅违反法律有了充分的借口还可以压制不同意见——因为事情一旦成为了政治任务,那么任何人就得无条件服从。而对于不讲政治的人,怎么处置都不过分。
正因为政治任务有诸多好处,一些官员沉迷于其中。再加上目前对什么是政治任务界定的模糊,什么是政治任务其实就是由一些官员自己说了算使得政治任务的数量剧增,以至于泛滥成灾。甚至有时为了给领导一场文艺表演也成“政治任务”。这不仅让人反感,也削弱了真正的政治任务的严肃性、政治性。
值得警惕的是,一旦所有的任务都变成政治任务,实际上就没有政治任务,或者就是有,也显示不出什么重要性。这后果不可谓不严重。最后,我想说的是“政治任务”无论如何不意味着舍弃民主、可以不遵守法律,也不意味着可以不承担责任而肆意妄为,这是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应有的共识。
- 2010-06-12北京学籍新政关键在大学招生平等
- 2010-05-10招生地段为何如此“神秘”?
- 2010-02-10高考自主招生考题不妨“刁钻”
- 2010-02-01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并无不可
- 2010-01-31大学招生如何走出“掐尖”惯性
- 2010-01-27不考语文是步招生策略棋
- 2010-01-26既是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又何妨
- 2010-01-26六高校自主招生为何不考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