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我们不能坐以待 “毙 ”! 夏天高温天气,工厂的烤漆房里异常闷热,在厦门同安上班的工人阿洪(化名)挥汗如雨地工作,突然昏迷,送进医院后连续昏迷5天,苏醒后竟丧失了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8月22日《海峡导报》)
坦白说,我们也不愿意在题目里用 “坐以待毙”这个词语,毕竟“毙”并不是什么好听、吉利的字眼。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又不得不用,因为它直指事实———在炎炎高温下,一些工人的健康生命并未得到真正的保障,悲剧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人心。而一些本来应该更多地深入到一线去了解、去保护劳动者的工作人员,却还是更多地坐在空调房里发号施令,“等待”着一些悲剧的发生。
7月10日导报报道,在集美一工地打工的梁老汉干完活后,突然昏迷倒地,在医院治疗数日后不幸身亡。8月20日导报报道,集美区一名农民工老李因连续在户外高温下工作,不幸“热死”。这已经是两个生命逝去了。
而此次阿洪虽然 “命大”,没有被高温“毙”掉,但由于脑神经已造成永久性损伤,恢复的几率微乎其微。世上从此多了一个不幸的家庭。
类似事件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家属能否得到合理的赔偿,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仅高温这一因素,就使得一些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一些人不再拥有健康,还有更多的人在热浪下默默地承受着、忍受着。
事实上,为了阻止悲剧发生,保护工人利益,有关部门也并非一点工作没做,近年来一直都有相关的文件指示,近的如今年我们福建省为应对高温,就紧急发布 《关于切实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但令人遗憾的是,似乎连每天5到8元的高温津贴都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有报道称,搬运工就游离于津贴之外,而高温保护也落实得不理想,如阿洪所在车间,据说温度就常常超过40℃,却仍在工作。
在廉价劳动力就是竞争力的背景下,要所有企业都能主动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是不现实的。像一些户外的工作,连遮阳棚都没有,工人直接暴露在高温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出事可谓迟早之事。而当前工人处于弱势,为有份工作,为不丢掉饭碗,往往又不敢维权,工人“无声”,就使得很多问题没暴露出来,而一旦暴露出来,往往已是一出悲剧。
所以,在当前,保障工人权益,显然不是靠一纸通知就能起到作用的。夏天快过去了,但毕竟还没过,炎热天气仍然时时可能和我们相伴,而即使今年过了,明年呢?高温的问题过了,其他问题呢?相关部门决不能等到出问题了,才充当仲裁角色,而应该做更多的工作,主动出击,切实地督促企业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来源:海峡导报)
- 2010-08-06防暑通知很难管住违规的高温作业
- 2010-08-05为何没人敢问“高温死人谁负责”
- 2010-07-09高温津贴,不患寡而患不均
- 2010-07-09“吹空调的”就该比“晒太阳的”多拿高温补贴
- 2010-07-08立法保护高温劳动可行吗?
- 2010-07-08对高温加班,法规要“硬”起来
- 2010-07-07高温年年有 高温立法年年无